有一群人,他们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他们耐得住寂寞,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创新前行……他们是大国工匠。
10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记者见面会,洪家光、潘玉华、高凤林、谭文波、宁允展5位优秀产业工人代表围绕“做大国工匠,争当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主题与中外记者进行了见面交流。
痴迷于技术,白天练,晚上也练
一个“和产品结婚的人”,这是高凤林的工友们给他起的一个“外号”。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1980年,他从技校毕业后,一直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38年坚守在一线。
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工人。30多年来,高凤林多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为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企业避免了大量经济损失。
当年,高凤林的母亲告诫他,“做事要让人竖大拇指”。至今,高凤林依然把这句话牢记于心。多年来,他始终践行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匠精神,持续创新、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努力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高凤林的钻劲儿,也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同事们。
“在休息时,我经常会举着铁块练耐力,为了能够掌握炉火纯青的技术,我白天练,晚上也练,非常痴迷。”高凤林说。
像绣花一样专注
航空发动机,涉及领域广、技术含量高,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来自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的洪家光,便是一名常年和航空发动机打交道的车工。工作20年间,洪家光沉下心来、苦练技术,自制、修磨专用工具1000余套,完成技术革新200多项,解决技术难题340余个,拥有7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时间是奋斗的沉淀剂,只有沉淀和坚持,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洪家光说。
在经历了5年多时间、超过1500多次的尝试后,洪家光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发出成熟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为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此,他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为航空发动机领域产业工人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潘玉华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的一名高级技师。她要在精密器件上进行高精度焊接,有时会在只有手表大小的精密器件上,焊接1000多根细小的铅柱,还要保持同样的精度。
“我奶奶是一名绣娘,从小我就看着奶奶在锦缎上穿针引线。奶奶在绣花时特别专注,绣出的花、鸟、鱼、虫活灵活现。”潘玉华说。如今,她所从事的焊接工作也像绣花。
这种绣花功夫的背后,是潘玉华20多年的勤学苦练。多年来,她几乎每天都在琢磨如何让手更稳定、心更宁静。“我理解的工匠精神,一共六个字,即专注、坚持、创新。”潘玉华说,在工匠们的心中,工作是无止境地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过程。
创新路上的每一步都难以忘记
“过去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现在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轮带’,我的工作就是给动车组装上可以让其跑起来的转向架。”宁允展说。
宁允展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分厂研磨班的一名车辆钳工,目前主要从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研磨及组装工作,是国内第一位从事高铁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
从业20多年来,宁允展攻克了转向架制造的多道难题,拥有5项国家发明专利。由他研磨的转向架装在1000多列高速动车组上,累计奔驰10亿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两万多圈,连续10多年无不合格品。
“创新路上的每一步,我都难以忘记。”谭文波是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试油公司的一名试油工。从技校毕业后,他便来到新疆戈壁荒漠,一干就是26年。
在工作中,谭文波不断学习新技术,经常发明创造一些实用的小工具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安全系数。因此,工友们都叫他“土专家”。除了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之外,他还培养出一大批青年技术骨干。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谭文波表示,创新精神是大国工匠的重要品质,产业工人们要耐得住寂寞,挡得住冷嘲热讽,抵得住繁华诱惑,用一份专注和执着去完成一件件高质量的产品。
(本报记者 刘坤 任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