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与中国革命精神谱系】
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英雄的山、光荣的山。1928年4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同志率领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这里会师,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翻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在短短几年的伟大斗争中,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孕育形成了宝贵的井冈山精神,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90年来,井冈山精神一直成为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历史胜利。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更要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井冈山精神引领研究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国家软实力。
1.坚定执着追理想,坚持为人民做学问
坚定执着追理想,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缺乏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上就会得“软骨病”,行动上就不可能经受住艰难困苦的磨砺和考验,事业上就难以取得成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够诞生,星星之火之所以能燃成燎原之势,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对为中华民族谋解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理想的执着密不可分。面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马日事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白色恐怖,面对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失败的沮丧情绪,面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思想困惑,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毅然举起革命的旗帜,组成穷苦人自己的队伍,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最终领导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坚定执着追理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就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信念。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为人民做学问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使命和担当,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动力和源泉。中国文化人自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生情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抱负。正是这种家国情怀和思想抱负,推动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使中国成为历史上哲学社会科学长期繁荣的国度。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首先就要坚定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信念,坚持把人民的期盼作为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个人的学术兴趣与祖国的发展、人民的关切结合起来,始终心系人民、讴歌人民,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为人民做学问中实现学术追求。
2.艰苦奋斗攻难关,甘愿坐冷板凳做真学问
艰苦奋斗攻难关,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蹚过历史洪荒、战胜内忧外患,历经五千年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够成功,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苦中取乐、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密不可分。“红米饭,南瓜汤,吃起来,喷喷香!”在敌人激烈军事围剿和严密经济封锁下,根据地物质极度匮乏,缺少盐、油、粮食、布匹、药品等基本生活用品,生活极度艰苦。面对敌人困死、饿死、冻死根据地军民的图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率领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采草药、做简易医疗器械、睡稻草门板、挑粮上井冈山等,因陋就简解决吃、住、医等问题,奏响了一曲曲艰苦奋斗的英雄赞歌,使根据地渡过了难关,战胜了困难。
艰苦奋斗攻难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就要具有坐冷板凳、做真学问的精神。“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科学研究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工作,研究过程默默无闻,几十年如一日;研究结果不确定,甚至可能终生难以取得成功的研究成果。同时,科学研究又是非常严格的,在科学和真理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其特殊性,更加要求有坐冷板凳、做真学问的学术操守和精神境界。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学习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就要有甘愿坐冷板凳、做真学问的艰苦奋斗精神,守得住底线、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不为名利得失所困惑,不为繁华喧嚣所影响,不浅尝辄止、走马观花,不沽名钓誉、心浮气躁,而是要安贫乐道,沉下身、潜下心,扎扎实实做真学问,在长期艰苦的学术研究中获得快乐、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3.实事求是闯新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实事求是闯新路,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工作的基本规律,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和前提。脱离实际,再好的经验和理论也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指导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够成功,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摒弃俄国“攻占大城市”的革命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密不可分。在井冈山期间,毛泽东同志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结合井冈山根据地的实际,对中国革命道路、建党建军思想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思想建党”“游击战争”等光辉思想,指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实事求是闯新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就要立足中国国情,积极推动学术理论、学术观点、学术体系和学术方法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所在,也是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纵观科学技术发展史,但凡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的,都是具有重大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在中国的具体实际中不断推进理论、观点、体系和方法创新。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是不可能造就符合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哲学社会科学的。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就要牢牢抓住创新这个永恒主题,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不断提出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4.依靠群众求胜利,不断总结人民实践经验
依靠群众求胜利,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事业胜利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没有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任何事业都会失去动力和保障,都不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在井冈山立住脚、扎下根,与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支持与信任,红军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心连心密不可分。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真诚关心百姓疾苦,时刻为百姓着想,所以人民群众将其视为自己的队伍而踊跃投奔,人民群众真心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心声,积极参加根据地的建设和保卫工作。“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在黄洋界保卫战中,红军仅有一个营,但根据地人民积极上前线,挖战壕、搬石头、救伤员,共同防守哨口,并把当时仅有的一门大炮从几十里外搬上了险要的黄洋界哨口,从而成就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以少胜多之佳话。
依靠群众求胜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就要扎根人民群众,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实践的经验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取科学研究的源头活水。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哲学社会科学是解决人的精神问题的,也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只有立足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把握住人民的现实需求和关切,坚持以社会实际问题为导向,才能充分借助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做出科学的研究成果。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牢牢扎根社会现实,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聚焦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把握研究素材、获取思想养料、总结实践规律,努力做出更多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历史检验的好成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添砖加瓦、献智出力。
(作者:杨值珍、袁北星、易君,均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分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