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08日 星期一

    中国农科院向人才评价痼疾开刀

    作者:本报记者 杨舒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08日 10版)

        “万人”“杰青”“长江”……在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看来,现在盛行的许多人才“帽子”,背景大多是为了延揽海内外学界精英、培养造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而实施的重大人才工程或项目计划。这些人才“帽子”在科研评价中受到各方重视,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人才评价一味简单地以“帽子”论英雄,势必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事大豆育种研究24年,参与育成中黄16、中黄18等多个品种,46岁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君明身为土生土长的资深专家,却多年与国家层面的各类人才计划无缘。始终没有人才“帽子”的他,争取项目和科研经费也成了难事儿。

        让他没想到的是,今年,一项新的人才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特殊支持计划竟选中了他。接下来的5年,他将获得每年20万元的岗位补助和8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像我这样没有‘帽子’的人也能入选,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句“不可能”,道出了我国科研界一段时间以来被诟病的痼疾。

        日前,在河南郑州召开的中国农科院人才工作推进会上,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8月以来,中国农科院启动一系列改革措施,向“唯帽子”“唯论文”“唯资历”等人才痼疾开刀。经过一年的探索,在该院自主实施的人才项目中,没有“帽子”的人才占比已经超过1/3。既看“帽子”又看“里子”的人才评价探索,正在展开。

    没有“帽子”也是人才

        一直以来,在许多科研人员眼中,一顶顶人才“帽子”,不仅是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肯定和激励,更意味着科研经费和资源的马太效应——没有“帽子”,在人才竞争的赛道上只能越落越远。

        34岁的宁约瑟是本硕博都在国内高校成长起来的植物保护人才。自2011年来到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他在水稻抗病性研究上连连发表高水平论文,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两年就晋升为副研究员。但在申请人才计划上却犯了难。

        “目前许多针对年轻人的人才计划都需要海外留学经历,且一般必须达到三年以上。而像我这样的‘土博’,工作后在美国的深造经历只有一年,所以尽管其他科研条件都符合,不是‘海归’这一条就卡死了。可是,难道只有‘海归’才更值得被资助和培养吗?”宁约瑟说。

        与科研资源、职称晋升、评奖待遇紧密挂钩的人才“帽子”让许多优秀人才崭露头角,却也让宁约瑟、孙君明这样的科研人员觉得自己成了“被忽略的人”。在一头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另一头着重解决国家重大现实需求的农业科研上,人才评价以“帽”取人的弊端显露无遗。

    建立分类评价 摒弃以“帽”取人

        2017年,中国农科院一项针对院内人才机制的专项调研显示,科研人员对人才评价机制的满意度仅为43%,以人才“帽子”论英雄的不良倾向正是科研人员普遍反映的问题之一。

        这深深触动了唐华俊:“要改变这种情况,我理解,关键是要坚持‘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地选拔和使用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个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人才评价机制,既要看‘帽子’,更要看‘里子’。这个‘里子’就是人才当前的创新能力和未来的创新潜力。”

        为此,2017年下半年,中国农科院出台了《农科英才特殊支持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设计全新的指标体系细分人才类型进行遴选,按照顶端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三个层次,给予人才60万~200万元的科研工作经费、10万~50万元的岗位补助。

        “在人才分类上,我们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软科学研究分类进行遴选。对于基础研究类人才,着重评价其原创能力、成果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和影响;对于应用研究类人才,着重评价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并淡化论文要求;对于软科学研究类人才,着重评价其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撑的能力和工作绩效。”中国农科院人事局局长贾广东介绍说。

        细分领域的新评价体系,不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有没有海外经历,“帽子”头衔多不多,不再成为考评人才的主要指标。今年,凭借出色的学术表现,宁约瑟入选农科英才特殊支持计划,支持期内,他每年可以获得10万元的岗位补助和6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不仅是我这样的基础研究人员,许多搞应用的同事也通过遴选获得了资助。通过这样一个评价体系,只要你努力了,不论什么学科什么资历,都有获得支持的机会。”宁约瑟说。

    开辟绿色通道 不唯资历职称

        不唯“帽子”头衔,给予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优秀人才平等的待遇和支持,有人质疑,这样的人才评价是否是“雷声大雨点小”?今年,中国农科院的一位海归专家因在院内聘期满业绩考核不达标而不再续聘,给出了一个有力的回答。

        “‘帽子’没有永久牌,人才才能动起来,就是要能上能下。”贾广东说,自农科英才特殊支持计划推出后,一大亮点就是在退出机制上“决不走过场”,5年一个周期,动态考核,优胜劣汰。

        作为科研人员的指挥棒,中国农科院的人才评价探索,并未止步于打破唯“帽”是举的不良倾向。

        8年前,28岁的程峰博士毕业,来到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从事蔬菜基因组研究。由于在学术成果方面表现出色,经过严格的考核,2013年他通过院里的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打破资历、年龄限制,直接晋升为副研究员。而与他年纪相仿的宁约瑟更是在晋升副研究员后,在2016年拿到了植物保护研究所的所聘研究员职称——对于达到考核标准的年轻人,所内通过所聘研究员提供等同研究员的待遇。

        打破职称、年限、资历等限制条件,实施专技职务和博导资格晋升“绿色通道”。自去年以来中国农科院全院共有53名青年英才获得高级职称,85名青年英才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而上述“低职高聘”的人才激励模式也在部分研究所走向了制度化。

        在唐华俊看来,对于青年人才“不拘一格”的任用有其深意。科技部咨询报告显示,我国农业科技仅19%处于国际领先,17%处于并行,64%处于跟跑,形成了少量领跑、绝大部分学科和技术仍处于并行和跟跑的状态。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也亟待一支强有力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支撑。这一切,离不开青年人才后备力量的快速成长。

        “一年来,我们从科技人员最期盼的领域改起,积极主动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松绑。为的是使各类人才创新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生态,既为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造就源源不断的人才大军,也为广大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事业平台。”唐华俊说。

        (本报记者 杨舒)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