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工矿建设、资源开发、城镇和农田扩张等影响,生态空间被大量挤占、自然岸线和滨海湿地持续减少、局部区域生态退化等问题严重。全国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保护与发展矛盾依然突出。”生态环境部在9月29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0—2015年)遥感调查评估”的最新结果。
作为一项生态国情的基础调查,“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0—2015年)遥感调查评估”由生态环境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范围包括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通过调查评估,可以科学、全面地掌握全国生态系统时空分布特征,建立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和重点生态功能制度,从而推动形成国土空间管控的理念。
1.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
调查评估结果显示,近五年,全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局部变化剧烈,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生态退化范围减小、程度降低,生态服务功能有所提升,生态保护和恢复成效明显,生态状况总体呈改善趋势。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表示,尽管从调查评估来看,生态状况总体呈现改善趋势,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城市扩张规模,生态空间被大量挤占、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偏低和生态持续退化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例如,作为国家战略区,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快、人口密度大,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城镇面积持续扩大是这两个区域面临的共同问题。”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主任王桥指出。调查评估发现,2000年至2015年,京津冀地区城镇面积持续增加,由1.79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32万平方公里,增幅为29.7%;长江经济带城镇面积增幅更大,为84.1%,年均增幅达5.6%。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结构存在差异,两个区域面临的生态形势有所不同。
在京津冀地区,存在水资源量短缺严重制约区域生态安全、河流断流和湿地萎缩依旧突出的问题。调查评估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除个别年份(2012年)因水资源总量较为丰沛外,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均超过100%,远远超过国际通用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安全界限;全年存在断流现象的河流比例约为70%,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汛期均有干涸河道分布。
在长江经济带,存在中下游自然岸线开发强度大、滨岸带生态风险较大的问题。调查评估结果表明,长江自然岸线保有率仅为44.0%,自然滩地长度保有率仅为19.4%,岸线利用率达到26.1%。其中,砂石码头和小散乱码头占用长江岸线430.2公里(主要分布在湖北、安徽、四川及江苏等省份),造船厂、船舶修理厂占用长江岸线131公里,化工企业占用长江岸线148公里,成为长江生态环境的重大风险源。
2.生态环境的修复与监管仍待加强
在崔书红看来,“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0—2015年)遥感调查评估”基本摸清了全国及重点区域的生态状况与变化。针对以上调查结果,评估团队就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提出建议,包括,加快推动由单纯扩大生态空间面积数量向扩大生态空间面积与提升质量功能并重转变;加快推动由单要素生态建设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性保护和修复转变;加快推动由单一行政管制向土地、财税、金融及法律综合调控转变等。
此外,调查评估成果还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生态保护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生态环境总体仍比较脆弱、生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的总体态势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2018年2月,国务院批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省市和宁夏等15省份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最新消息显示:目前,15省份均已发布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并正在进行勘界定标试点工作。其中,京津冀区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为20.34%,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为25.33%,宁夏为24.76%,约占15省份国土面积的24.85%。
据崔书红透露,山西等其他16省份也正在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按照目前结果估算,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有望达到或超过党中央提出的25%左右的目标。”
自2000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先后联合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和机构,组织开展了3次全国性的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据崔书红介绍,生态环境部正在研究建立生态状况定期调查评估制度。“初步设想,将调查评估与生态环境规划相衔接,紧密围绕国家生态环境管理需求,以‘摸清现状,发现变化,提示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对策’为主要目标,五年开展一次全国尺度综合调查评估,每年开展一批区域和专题调查评估。”
(本报记者 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