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18年我国健康体检人次将达5.75亿。一年一度的体检已经成为很多人关注自我健康的基本配置。但媒体调查也发现,日益兴旺的健康体检似乎并没有从外面看见的那么完美,不但存在过度检查之嫌,还存在体检不能准确反映人们真实健康情况、甚至遗漏病情的问题。
这让我们不能不认真思考一下健康体检到底应该怎么检的问题。
一个健康人群的正常体检应该涵盖哪些内容,目前并没有规范的行业准则。由于健康体检本身包含着人们心理上一种“前瞻性”发现的期待,因此其缺乏一个可以恰当把握的度。理论上当下的检查手段动用得越多,发现潜在疾病或者早期疾病的概率就越大,但是对健康人群来说,又存在是否过度检查的专业评判以及是否符合伦理道德之争。例如,想发现肺部的早期肿瘤,至少需要胸部CT的扫描。但是对健康人群使用CT这种辐射性检查,又不符合放射线检查应该少用慎用的管理要求。所以,什么才是一个合适的健康体检,目前没有标准。
没有标准就容易出现乱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价格就很容易成为判断一个健康体检是否全面的心理标准。而商家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推出的健康体检就很容易向着检查项目全、检查价格贵的方向发展。
但是,单纯的检查项目全,也并不意味着对身体的判断就准确。因为人体是一个很复杂的复合体,很多健康问题的发现,往往需要医生通过对各类信息的综合判断才能做出,有时候还需要结合身体上一些细微的自我感觉。然而,现在的健康体检更像一次流水线作业,不管项目多么齐全,出现漏诊错诊的概率依然很大。
这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健康体检究竟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人们希望通过体检发现当前身体存在的问题以及某些恶性疾病的早期征兆,但是,这些体检数据是不是能够提示身体的真实情况,这并没有专业上的答案。有的时候通过影像上的一个小点发现了问题,很多时候又发现不了,没有发现问题又很难对此进行追责,因为没有明文规范,消费者维权无据可依。这种情况的存在,更助长了一些不良体检机构的任意妄为。
所以,当前应该明确的是,任何体检都不可能成为发现一切健康问题的万能宝镜。现有的医学条件下,哪一类体检项目针对哪类疾病的早期判断,结合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疾病谱,推出相应的早期筛查项目,这是规范健康体检套餐最有可行性的事情。
(作者:郑山海,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