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世祥)“四有好老师”评选的社会舆情反响如何?主流媒体塑造的教师形象多年来有着什么样的演变?9月1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主办的“京师中国传媒智库发布”第20期《“四有好老师”评选活动舆情研究报告》及《人民教师媒介形象的建构和历史变迁——基于〈人民日报〉(1946—2018年)报道分析》系列报告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四有好老师”评选活动舆情研究报告》指出,“四有好老师”评选活动的媒体传播扩散情况良好,媒体场舆情流量大,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双重覆盖。其中,8月份媒体场舆情最活跃,舆论热度延续近1个月,通勤时间舆情最活跃。在报道中,“四有好老师”的含义和评选标准最受关注。就报道的第一落点而言,全国类网站居多。媒体报道的基调以正面中立报道为主,既有好老师群体报道,也有针对典型个人的报道。报道提及的主要地区为北京、贵阳、恩施。
报告还指出,从人物特质上看,首先,四有好老师在“认真负责”“创新开放”两个维度得分最高,可见好老师整体具备突出的认真负责、有条理、勤奋、自律、细心、毅力、可靠,以及兴趣广泛、有创新性、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管理等优秀品质。其次,好老师候选人在“仁爱宜人”维度得分也较高,可见好老师整体具备较为突出的助人、信任等特质。报告认为,好老师应当做智慧型的教师,在各方面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成为指导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人民教师媒介形象的建构和历史变迁——基于〈人民日报〉(1946—2018年)报道分析》从样本的基本结构分析、报道标题中的教师形象、报道议题中的教师形象、透过典型认识教师形象类型4个方面展开讨论。研究认为,教师形象的变迁历经六大阶段,整体上逐步趋于认同“知识分子”身份、教师社会地位提升、强化教师专业地位及教师形象崇高化。尽管报道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但贯穿教师形象报道的核心主题始终是“人民”。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员、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认为,这符合教师职业“百年树人”“以人为本”的职业本质属性。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峰表示,两份报告既有纵深挖掘,又有横向观照,既有点的挖掘,又有面的延伸,呈现出完整、深厚的舆情形象,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教师形象总体正面,社会对教师的关注是理性的、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