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青岛9月12日电(记者刘艳杰)12日上午,2018年青岛“邻居节”现场观摩会在李沧区星光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由中宣部宣教局指导、山东省委宣传部和青岛市委主办,来自全国部分省区市的代表、部分全国文明城市代表、专家学者和青岛市民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2018年青岛“邻居节”的主题是“崇德尚礼·幸福社区”。在为期15天的时间里,“全民阅读”“大家唱”“广场舞”“达人秀”“趣味运动会”“百家宴”等群众活动将轮番登场,同时,青岛10个区市还将举行“帮到家”“认对门”“爱心门铃”“义诊义教”“安全巡防”等一系列志愿服务。
作为全国持续时间最长的“邻居节”活动,青岛“邻居节”已经迎来了第14个年头。青岛“邻居节”的缘起是2004年春节,10岁的孙睿涵为完成学校社会课堂作业,跑到邻居家拜年,没想到,多半家庭因为不认识她没有给她开门。孙睿涵的姥姥鼓励她写下自己的经历,并以祖孙俩联名的形式写信给政府,提出举办“邻居节”的倡议。如今,24岁的孙睿涵已是海伦路街道海伦路社区的一名社工。
“‘邻居节’缘起社区居民提议,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有益探索。”在12日下午举行的青岛“邻居节”现场观摩会座谈研讨会上,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曹峰介绍说,14年来,青岛“邻居节”立足为民惠民,载体形式不断创新,举办过程中坚持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让居民成为受益者,“邻居节”因此拥有了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深厚土壤。
作为最早最全面报道青岛“邻居节”的中央媒体,光明日报记者也应邀在座谈研讨会上发言。本报记者在发言时表示,青岛“邻居节”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望,也是对城市文明的创新。作为媒体,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不断发掘和总结青岛“邻居节”的亮点,并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路径,走出青岛,走向全国,让它成为展示城市现代文明的一个温暖样板,让传统邻里文化在中国现代社会散发新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