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智能手机称为“21世纪鸦片”,这个比喻折射出人们对手机依赖的担忧。手机依赖看似是一个个人行为,实际上也离不开手机应用商的推波助澜。手机APP设计者深谙各种套路来吸引和留住用户,让用户们在不知不觉中被牵引,每天乐此不疲地把自己绑在手机上。
哪些套路让人对手机欲罢不能?过度沉溺于手机会带来哪些危害?怎样做到“役物,而非役于物”?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脑健康科研中心主任、应用心理学博士张海峰。
记者:现在人们的手机上,总会有几个常用的APP。很多人每天都要在这些APP上耗上数小时,而意识到“这样不好”想要控制一下自己时,却感觉像“中蛊”了一样停不下来。这是为什么?
张海峰:手机依赖有其社会根源。首先在推广模式上,是免费经济。人们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免费使用诸多应用。现在的智能手机已经不是简单的通信工具,它替代了银行卡、导航仪、照相机等。各式各样的APP,深入影响到人际关系的构建和心理需求的满足。
事实上,各类APP的设计者专门研究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偏好,利用各种套路,让你只要接触了就停不下来。比如手机游戏设计者,他们会设立很多“钩子”,包括画面的美感、音效、及时奖励、意外的惊喜,甚至挫败感,让你不断地重复,在游戏中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更为可怕的是,他们有一个人员庞大的网络游戏监视平台,利用大数据发现和分析用户在哪个地方最容易下线、喜欢哪种类型装备、有什么样的消费习惯等,然后迅速进行优化。这样一套机制下来,用户就更加地被吸引被控制。
记者: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手机APP争夺的就是对用户的吸引和控制。为此,它们一般采用哪些套路?抓住的是人们的哪些心理特点?
张海峰:一款手机APP要想获得用户的青睐,肯定要能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比如近年来社交APP的风靡,就是因为它与用户的心理需求很契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重要、希望被关注,也有表达的欲望。在传统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不太有表达的机会。在一个单位里,年轻人资历浅,怕说错话不敢表达,领导和资深员工怕影响自己身份形象也不敢多说,都有种被装在“套子”里的感觉,总想躲在角落里说点什么。而且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也愈加复杂,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少。
网络社交平台正好满足了人们展示、表达、窥视、交往的需求。只要注册成功,人们可以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朋友们分享的源源不断的内容,可以在平台上分享、点赞,相互评价交流。而随着自己在平台上投入的增多,获得的好友、分享和发布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人们对这个应用的黏性也进一步增加。
当产品设计与用户的行为偏好和情感需求紧密相连,就容易让用户养成习惯、产生依赖。而且手机APP与传统产品不同的是,它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的使用行为,并进行及时改进。可以说,手机APP比你自己更懂你,让你不自觉地被设计、被引导、被控制。
记者:现在有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叫“社交控”,是指人们在忙于眼前事的时候,总是不停地刷微信、刷微博、看新闻等,生怕会错过什么。开车时或带孩子时沉迷于看手机而导致的悲剧屡见报端。这种对手机沉迷,甚至上瘾的现象,有何不良后果?
张海峰:手机应用商往往会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过度追求市场占有率和用户黏度,因此在产品设计时,不顾及沉迷手机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甚至利用人类性格中的特质和缺陷来进行产品“优化”,将用户最大限度地绑定在手机上,这种现象值得关注和探讨。
首先,过度沉迷手机对人的大脑有很大损害。现代人脑疲劳程度越来越高,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过去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里,比如坐车时,会交流聊天、看看书,或者闭目养神,其实对大脑是一种放松。而现在大家都是埋头看手机,大脑不断地在接收信息,没有空闲时间放松。如果只是放松地看看信息倒也无妨,关键是很多人会被手机中的各种信息吸引进去,投入脑力精力。于是脑疲劳度越来越高,而大脑越疲劳越不受控制,时间长了,大脑会处于失控状态。这时放下手机暂停一会,会有被抽空的感觉,很难受,会感到空虚、疲乏。晚上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还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生物钟和睡眠质量。
其次,连续不断的信息轰炸,会影响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造成一种催眠。比如发生了一件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恶性事件,自媒体、商业网站等从不同角度去揭露报道,挖掘各种细节、真相,还有些媒体蹭热点、往文章里面“倒垃圾”,舆论不断发酵。各类信息给人们的大脑神经不断地刺激、强化,以催眠的方式让你相信这个事情的真实性、严重性,让你心情沉重,甚至会气愤、迁怒,又到网络上去宣泄、倾倒,又造成其他人的连锁反应。对于一些世界观还不太成熟的人来说,会让人产生错乱、疑惑;对一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来说,比如抑郁症、强迫症、失眠症患者,则可能会加重其病情。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危害就是,手机应用和碎片化信息会对人们的潜意识产生影响。对于手机上的信息,我们以为只是看看而已,不会受其影响,但其实已经对你产生了影响。我们以为是自己在使用手机,其实我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已经被手机深深影响了。比如你在等车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在看到一个生词时,会上网搜索。无论是手机应用商、自媒体等,还是每个个人,作为移动网络环境的建设者,都应当意识到这种力量,并作出正向的努力。
记者:各类手机APP的套路层出不穷,充分利用人们猎奇、窥视、恐惧等心理,将人们牢牢“钉”在手机上。尤其是一些手机APP上充斥大量无用、垃圾却吸引眼球的信息,滥用用户的时间精力。我们该如何对抗这些现象?
张海峰:习惯一旦养成,要改变是很困难的。现在手机已经完全占据和利用了很多人的碎片时间,并培养了人们新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比如和一堆陌生人在一起,你又插不上话时,你会拿出手机看,立马就能缓解这种尴尬;在地铁上,很无聊,看书看报又不太方便,而看手机,既便捷又有趣。手机在人们生活中,已经无孔不入。人们既讨厌它,又离不开它。
人们过去的思维模式,是希望“穷尽”,想要把所有信息都处理完,今日事今日毕。可是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下,是做不到的。可人们不断有心理预期,想着接下来的信息会不会更精彩,然后就一直看。现在的APP在设计上追求操作简单,比如很多短视频APP,看完一段,只要手指一滑,下一段视频就自动加载上来,用户可以一口气不停歇地看下去,根本停不下来。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要想对抗某种现象,首先要了解它的危害,比如前面提到的手机依赖的三种危害,同时也要了解这种依赖产生的原因。有些儿童出现严重手机依赖,我们去了解后发现,他们平时跟家人很少交流,家长也没有引导他们去发展其他兴趣爱好,在家除了吃饭就是学习,唯一的乐趣就是看手机。根据治疗药物上瘾的经验,较为有效的手段是环境隔离法。人们要寻找更多可替代性的行为进行疏导,把注意力从手机分散到更有趣的事物上。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手机。每个年代都有让人们着迷的新事物。如何使用手机,从个人来说,要有自我控制力。想控制的时候,能够控制,那就不是问题。自我控制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给自己定纪律,什么时候看手机、看多长时间。实在控制不住,可以进行干预治疗。从社会层面来说,要探索移动互联网监管机制,加强宏观的“赛道”建设,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要让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运行。同时,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净化、优化,也有赖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当用户的品位和素质高了,也会促进移动应用产品的品质提升。
(本报记者 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