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9日 星期三

    中哈农业合作成果:从田间走进百姓家

    作者:本报记者 张翼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9日 01版)

        【一带一路·五年来】

        盛夏,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图尔根村,艳阳高照。中国—哈萨克斯坦农业创新园里的玉米长到了将近一人高,果实颗粒饱满。“中国的玉米品种防病和抗旱能力非常强。”农业创新园哈方公司聘请的农艺师阿布姆斯利姆·阿利苏尔塔诺维奇指着身边编号为MZ7的一片玉米对记者说。

        2015年5月,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和哈萨克斯坦国际一体化基金会签署协议,决定共同开发建设总面积为200公顷的中哈农业创新园。

        3年多来,中哈农业创新园引种试验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和苗木等6大类45个品种,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中国专家研制的WW-5小麦亩产319公斤,较当地品种增产82.3%;P2大豆亩产232.5公斤,较当地品种增产32.7%……双方在创新园内开展优良品种、节水灌溉、经济林果、农资农机等领域新产品的试验、推广和经营,目前合作试验田进入收获季节。

        面对长势喜人的玉米地,从事了近30年农业工作的阿利苏尔塔诺维奇十分开心,他对于中哈两国农业合作的前景非常看好。

        在图尔根村农田边,记者见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正茂。“小麦是哈萨克斯坦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食物,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5%,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年种植面积2亿亩左右。”张正茂说起哈萨克斯坦的小麦生产如数家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院长郭东伟介绍,2016年11月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起成立了由来自丝绸之路沿线14个国家的76所涉农大学、研究机构和知名企业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先后与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和北哈州农业大学签订科技人才长期合作协议。

        中哈农业合作以引进我国品种和筛选当地优良品种为主,双方合作开展作物育种和耕作栽培技术,逐步建立联盟单位作物品种示范推广基地。通过引进中国小麦品种的高产抗病基因,采用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改造和提升哈国小麦产量和抗病性。

        “哈萨克斯坦是农业大国,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少,其国内市场有限。如今,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两国农业合作进入了快车道。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面粉、油脂、食品等源源不断地销往中国。”哈萨克斯坦国际一体化基金会股份公司西安代表处副总代表韩万初说。最近5年,两国农产品贸易额增加了20%,哈方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增加了1倍多。

        随着“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哈农业合作的推进,中国蔬菜品种在哈萨克斯坦市场上日渐丰富,哈萨克斯坦人逐步摆脱了“冬天只有土豆加白菜的时代”。

        (本报记者 张翼)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