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经典】
编者按
在中国美术史上,长江是一个永恒的画题,历代画家为之神思飞扬、笔骋万里,其中以长卷形式描绘长江以及沿途景色的《长江万里图》最令人叹为观止。这些长达几米、十几米甚至百米的长卷,以浩瀚的篇幅、恣情的笔墨,挥洒出中国第一大江的壮阔与旖旎。
细赏历代笔墨丹青里的万里长江,品味出的是中华儿女对母亲河的深深眷恋。如今,长江经济带正走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长江流域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艺术家讴歌祖国壮美山河的画卷也更加有笔有墨有力量。
不见冗长 恐其欲尽
长江浩荡千年,舒卷江山如画。铺开一幅万里长江画卷,跟随画家的笔墨,出港口,乘轻舟,过峡谷,游岛屿,上汀岸……一卷开合之间,纵览祖国美丽河山。根据美术文献记载,郭熙、夏珪、范宽、沈周、王蒙等都画过《长江万里图》。
南宋夏圭《长江万里图》是现存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夏圭是“南宋四家”之一,与马远并称“马夏”。《长江万里图》是一幅26.5厘米×1115厘米的手卷,绢本设色,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卷的前半段,以接近平视的角度近景特写岩块、林木,以及江行的舟船,表现长江三峡险峻和波涛汹涌的景观;后半段则是以俯视和远观的角度描绘江面上的活动,以及沿途所见秀丽的景色。从逼近观者的景物,转换到辽阔空旷的视野,这种构图的方式颇具戏剧性效果。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代画家赵黻《江山万里图卷》,长约10米,宽45厘米,打开画卷,一派烟波浩渺景象。烟云笼罩的山石峻岭,由虚而实,由远而近,逐渐出现山间小路、樵夫、行旅,道路尽头便是万里大江。江水绕过山崖,江面烟云缭绕,风雨交加,浪花拍岸。接着,峰回路转,一片山间谷地和村落、溪水出现了,茅屋、小桥、商贾、农民给寂静的山川增添了生气。画面最后以铺天盖地、翻滚狂暴的波涛结束。
观赏这幅作品时,随着画卷的移动,就好像沿江旅行,江上景色时而开阔,时而密集,变化无穷,美不胜收。郑振铎谈这幅画时说:“纯以水墨描写壮阔的山川,不见其冗长,却恐其欲尽。”
移步换景 俯仰自得
傅抱石在谈及中国画的特点时曾说:“中国画家打破在视点、时间、光线和地理位置上的约束而自由驰骋在万里江山之中,产生了《长江万里图》《重山叠翠图》等无数伟大的东方艺术品。”
中国画具有独特的空间意识,古代的山水长卷大格局上多用平远和深远法构图,视点多与水平线平行或者在水平线之上。“俯仰自得”,“移步换景”,运用“推进”的方式,将时间的延展性纳入固定的画面,使之与空间进行融合,从而使“可行”“可望”成为可能。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一幅长达16.54米的佚名《长江万里图》,笔致墨法具南宋山水画气息。全图于开合、起伏的构图中,展现出万里长江秀美壮阔的气势。近景山峰坡石作斧劈皴,笔致苍劲,墨色秀润;远山以淡墨渲染,由峰顶往下逐次虚淡,有烟岚浮动之感。江面部分则大幅留白,给观者留下想象空间。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明代画家吴伟《长江万里图卷》,纵27.8厘米,横976.2厘米,画卷结构疏朗,起伏多变。或群山林立,陡峭逶迤,近者突兀眼前,远者极目千里,蜿蜒跌宕,但层次有条不紊;或江河岸边幽谷清净,树木村舍点缀,充满生机;或境开窄谷,江水奔涌而下;或江河浩荡,一泻千里,水天一色;或帆舟点点,意境缥缈含蓄,令人神往。
因画家吴伟生长在武汉,寓居南京,对长江中下游的风情了如指掌,所以,他在创作时胸有成竹,笔墨纵横,挥洒淋漓,应手成形,山光水色,云气满卷,有实有虚,充分发挥了水墨写意的独特风格。
情景交融 绘写新篇
《长江万里图》在近现代依然是画家钟情的题材。进入20世纪,中西文化的交汇、多种艺术风格的交流碰撞,给画家提供了新的抒写方式。
张大千所作的《长江万里图》近20米,是一幅情景交融的杰作。画卷从画家的家乡四川省起笔,开卷是都江堰的铁索桥,长江滔滔而下,穿三峡,过江陵,汇百川,奔腾浩荡,直达崇明岛外,归入大海。画卷布局宏大,气脉连贯,峰回路转,变化繁复,整体结构自然浑成。
该画是画家70岁移居巴西时所作。在技法上,这是一幅泼墨泼彩画,张大千既采用了传统山水画的破墨、积墨、泼墨等技法,又融会了西方绘画的泼彩法,形成了“泼写兼施、色墨交融”的风格。
吴冠中在20世纪70年代创作了油画《长江万里图》,可谓油彩绘长江长卷的第一人。作品打破了油画二维平面的创造范畴,以中国传统的手卷形式展开内容,将时间和空间融合于一,作品的叙事性和画面的形式美感得到完美结合,不仅表现了高超的西画功底,同时也将西画技法与传统的“江山卧游”概念相结合,彰显了吴冠中这一时期对油画艺术和水墨艺术卓有成效的探索。《长江万里图》长5.09米,宽22.5厘米,作品的叙事性和画面的形式美感得到完美结合,构图、用光、色彩、点线、意境处理无处不透露出吴冠中对东西方文化精髓的独立探索。
2011年启动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长江揽胜》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虽然画的对象是自然景观,但要表现的是中华文明的内在精神与气度。这对画家而言是个挑战。许钦松创作的这幅“气质长江”视野开阔、气势磅礴、刚健雄强,展现了全新的时空跨度。
2018年4月,由中国画学会主办的美术创作工程《长江万里图》巨幅长卷在国家博物馆展览,画作长达200米,达到古代画家所不可想象的长度和规模。从源头雪山到高原绿洲,从长江三峡到江汉平原,从苏州园林到东海入海口,整幅作品雄浑磅礴、起伏跌宕、风光万千,全面地展示了新时代长江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
滚滚长江水,孕育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至今仍在滋养当代人的文心画意,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
(作者:于园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