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二年级学生刘国梁铺开一张白纸,握着画笔,抬起头来,盯着黑板旁边的显示屏。大雨中的教室里只有他一个孩子。
4公里山路外,安徽省岳西县河图镇辅导小学的一间教室里,朱祝文子老师戴着耳麦,在挂在黑板上的白纸上画《蚂蚁和西瓜》。每画一笔,她都要对着话筒问:“西瓜皮是什么颜色?西瓜瓤啥颜色?”
通过视频,刘国梁不但能看到老师的画,听到老师的讲解,还可以和老师进行对话。河图镇北庄教学点的“校长”程家勤拿着话筒站在他身边,这使刘国梁胆子大了一点,回答老师的问题也顺畅了许多。
北庄教学点原来叫北庄小学,只有一间教室、一名老师程家勤和一个学生刘国梁。此外,还有6名学龄前儿童。程家勤不但要教刘国梁语文、算术、思想品德和体育,还要照看6个孩子。“我是老师,也是保姆,还是‘烧锅佬’。”河图镇坐落在大别山腹地,除了镇中心小学外,还有8个像北庄一样散落在大山里的教学点,也都只有几名学生。
从2014年开始,岳西县启动“在线课堂”工程,先后投入近800万元,建起主讲教室73个,接收教室179个,覆盖了全县74所小学和172个教学点。通过在线课堂,老师在主讲教室教授小学二年级以下的音乐和美术,和三年级以上的英语,教学点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就可以听课,和老师即时互动。
岳西县只是安徽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缩影。安徽省是农业大省,随着城镇化推进,农村生源逐步减少,乡村不足50人的教学点多达近5000个,且大部分地处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学科结构性缺编的问题难以解决,英语、音乐、美术等课程不能正常开设,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近年来,安徽省高度重视教育公平,将乡村教育发展作为教育扶贫的根本之策强力推动,重点倾斜,优先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5年来,共投入53亿元,用于建设农村学校中小学宽带接入、校园建网、班级建多媒体,实现了农村地区校校通、班班通和人人通。
“即使是大山里一个人的学校,也要有共享在线课程,让每一位乡村学生都有幸福感。”安徽省教育厅负责同志说。从2014年开始,全省级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近2亿元,建设1836个主讲课堂和4900个接收课堂,实现了全省教学点在线课堂全覆盖,所有乡村学校全面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由城镇教师为教学点学生授课,实现双向同步教学,走出了一条让广大农村教学点孩子与城里孩子共享优质资源均衡发展之路。
“农村小学教育不再是单一和灰白。通过在线课堂,再偏远的孩子也能绘出色彩斑斓的画卷,唱出欢快流畅的歌曲。”在岳西县河图中心小学校长汪晓华看来,在线课堂破解了偏远农村教学生源留不住、课程难开足、师资配不齐、教育公平难实现四大难题。通过统一教学、统一课表、统一进度,将城区或中心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农村教学点,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山里娃也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得到全面发展,了解外面的世界。”
截至目前,安徽省在线课堂常态化教学已累计开课53.9万余节,涉及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8个学科,总受益学生33万余人。按照平均每个教学点开设两门以上课程,相当于补充9800名教师,促进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理念和情怀在江淮大地成为现实。
(本报记者 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