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当前北京干部群众耳熟能详的3件大事:精心组织实施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力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有人认为,北京市抓的3件大事里没有经济,北京“四个中心”定位中也没有“经济中心”。这么多要花钱的地方,自身还要发展,首都的未来在哪里?北京市的认识清晰而坚定:经济发展要更好服务城市战略定位。北京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好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指出,对北京而言,创新发展是出路而且是唯一出路。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海淀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060.8亿元,居北京各区县首位。其中,引领科技创新的信息行业和科研行业占地区经济比重一半以上,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80%,依靠科技创新激发了活力。
如何把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精神本色传递下去,是海淀当前下功夫破解的时代课题。
这道题难就难在,原始创新中随时出现的痛点、难点、堵点,躲不开、绕不过。其背后,坚持一定之规的政府和无规律裂变的创新需求之间,鸿沟客观存在。
不想知难而退,就得出真招、实招。
在战略层面,海淀区给出的破题密码是“1242”——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大信息产业和科技服务业两大主导产业,培育医药健康、智能装备、新材料、能源环保4项价值环节型产业,推进文化科技融合与军民融合两大布局。
为此,海淀区将中关村科学城范围扩大到全区,努力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对一个个具体的企业和创业者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服务。
作为自动驾驶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百度公司打造的Apollo生态系统拥有100余家合作伙伴。技术日趋成熟后,自动驾驶最需要的是实地测试,而在机动车保有量超过600万辆的北京,这似乎是个无法完成的选项。
找准痛点,马上就办。海淀区先后在中关村环保园、海淀驾校开辟封闭测试场所,积极协调百度开展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并帮助企业获得北京首张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测试牌照。
目前,海淀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北京市半壁江山,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9000家,新设立科技型企业数量比肩美国硅谷。以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为重点,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集群正迸发出强大动力。
在人流不息的中关村西区彩和坊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生武星宇研发的智能可移动公厕深受欢迎。海淀区全力建设科学城样板间,构建新型城市形态,提升环境品质。
围绕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两大定位,海淀区既是传统的组织者、管理者,又是改革的探索者、推动者。
海淀区委书记于军深知,新兴的创新企业、创业者希望同政府管理者打交道是不容易的。为此,海淀区推出“创新合伙人”计划,构建政府与企业、创业者新型伙伴关系。
为使科技创新主体成为中关村科学城的真正主人,海淀区一手抓技术创新,一手抓生态创新。中关村智造大街成为推动研发能力升级的先行示范街区,海淀首创的“政务服务+专业服务”一站式创业会客厅,使中关村创业大街成为全国双创风向标。
(本报记者 董城 张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