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0日 星期一

    海外院士为何青睐青岛国际院士港

    作者:本报记者刘艳杰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0日 04版)

        本报青岛8月19日电(记者刘艳杰)为更好地发挥海外院士高端人才和智力优势,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8月18日,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暨青岛国际院士论坛在青岛开幕,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9名院士参加。

        借助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青岛国际院士港再添全球顶尖人才。据了解,8月17日举行的项目观摩和座谈会取得积极成效,与会的109名院士中有49名院士签约青岛国际院士港全职,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尼·舍特曼院士也与院士港达成初步合作协议。

        “青岛经济发展理念整体超前,青岛国际院士港提供的优惠政策和服务也很有吸引力。”参加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黄维表示。黄维从事高分子材料、高端膜材料的研究,目前相关技术已十分成熟,同类产品在全球也只有一两家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巨头企业才能生产,而在国内还是空白。但受制于资金、场地等的限制,研究成果迟迟没能实现产业化。黄维透露,目前他和团队正与青岛国际院士港就项目落地进行接触,重点考量资金和产业空间方面能否满足项目需求。

        海外院士青岛行活动与青岛市李沧区打造的国际院士港建设一脉相承、密切相连。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活动邀请的109名海内外院士中,外籍院士占比达到90%以上,更好地体现了青岛国际院士港国际性的立港原则。这些海外院士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设计研发、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与院士港产业发展目标一致。

        2016年6月,青岛市李沧区启动打造青岛国际院士港,定位于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面向全球招引百名知名院士特别是外籍院士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打造国际一流、具有首创性的院士创造创新创业创投高地。

        两年来,院士港从无到有迅速成长,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截至今年7月,已累计签约引进国内外知名院士108名,其中外籍院士81名、占比75%,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学家马伟明院士、当代“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之父”Seeram院士等。16个院士项目落地运营,袁隆平领衔的海水稻研发中心实现测产突破,6‰盐度种植条件下最高亩产达到620.95公斤;马伟明作为首席科学家领衔设立青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于5月14日正式启用。

        目前,占地256亩的青岛国际院士港二期、占地3053亩的院士产业核心区加快建设,院士产业基金、院士产业加速器、院士技术论坛等板块顺利启动,促进院士项目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构筑形成院士经济生态体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