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放的假期·不一样的暑期生活】
蔚蓝的大海,狂涛拍击岸礁,卷起雪白的浪花;绿色的小青岛上,白色的灯塔和金黄色的回澜阁遥相呼应……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墨玉县扎瓦镇托格拉克麻扎村,孩子们围拢在一幅二十米长的“青岛风景”墙绘前,兴奋地看着,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这是发生在7月下旬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组织的2018年暑期南疆艺术扶贫活动中的一个场景。在11天的支教活动中,支教团队深入和田及喀什地区的8个村庄,完成了以“海洋”“大美新疆”等为主题的巨型墙绘,还为当地几百名儿童提供了美术教育,给酷热的沙漠村庄带来了大海般的清凉。
行程上万里,青春在磨砺中闪光
冯潇是青大美术学院的大三学生,她本来打算利用暑假准备研究生考试,听说学院组织去新疆艺术支教,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对‘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西部风光,我从小就有一种诗意的想象和向往。支教既能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做点事情,又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何乐而不为呢。”冯潇对记者说。
但现实不光只有诗和远方。刚下火车,南疆40摄氏度的高温与干燥就让好几个同学鼻子流血。开始的几天,不断有人中暑、发烧、拉肚子,但每个人都咬牙坚持。
“做墙绘要赶进度,晚上常常加班到半夜,累得腰酸背痛,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投入新一天的工作。”冯潇说,除了身体的疲劳和不适,他们还要忍受跳蚤、蚊虫的叮咬,“我从小没见过跳蚤,没想到这小东西叮人不但奇痒无比,而且防不胜防。”
在山东青岛往来新疆近万里的行程中,冯潇和她的同学们相互鼓励、扶持,克服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锻炼了才干,也磨炼了意志品质。
“南疆之行让我更加成熟自信,更有勇气去面对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挑战。”冯潇说。
艺术支教,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大海原来是这样啊。”“这只小鸟真可爱。”“这个颜色我喜欢。”在每一幅墙绘前,孩子们都不忘热烈地评价一番。
“这里的孩子求知欲特别强,听讲认真,回答问题也特别积极。”支教学生赖慧对记者说,艺术支教侧重于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播,像绘画、皮影戏、团扇等艺术形式,只有少数孩子在电视上见过。通过现场体验,可以让孩子们得到直观的印象,终生不忘。而长时间的语言交流,村里的孩子们普通话水平提高很快,很多时候都不需要翻译了。
在墨玉县芒来乡阿克塔木村画青岛崂山风景的时候,一位当地驻村干部对支教队员们说:“你们的墙绘作品造福了全村人,因为村子里的很多孩子都没有见过海,尤其是一些老人,他们可能一辈子也走不出这个村子,更不用说去青岛看山看海了。”
“听到这些话,我感觉自己这次来支教就更值得了。我们可能没办法让每一个村民都走出这个村庄,但至少我们能在孩子们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总有一天它会发芽长大,引领孩子们走向外边的世界。”赖慧说。
“亚克西大爷”,爱是最美的语言
支教队员来到少数民族村庄,虽然语言交流有障碍,却常常被村民的热情所感动。
“在墨玉县扎瓦镇英吾斯塘村,我们晚上赶制墙绘,没有灯光照明,几个村民就开来了自家的三轮车,打开车灯给我们照明;晚上蚊子多,村民们还给我们点起了蚊香。”赖慧说。
最让队员们念念不忘的是墨玉县扎瓦镇接待站的一位名叫如则·麦麦提的维吾尔族门卫大爷,大家都叫他“亚克西大爷”。
“‘亚克西大爷’一句普通话也不会说,但每次见面都笑着跟我们打招呼。我们经常忙到深夜,回来时即使‘亚克西大爷’睡下了,也会马上起来,笑盈盈地开门,跟我们握手。”支教队员张思诺说。
“我们离开的那一天,‘亚克西大爷’在花廊下砸了一上午的核桃,然后把一盘盘的核桃仁和大枣端给我们吃。上车时看到大爷哭了,我们所有队员、老师的情感堤防也一下子崩溃了,一起抱着大爷哭起来。”冯潇回忆说。
“这次暑期实践的意义是双向的。”青大美术学院学工办主任、带队老师郭瑾瑜对记者说,一方面,支教队员为边疆的孩子们带来了文化艺术的体验,带来了新思想、新事物;另一方面,支教队员也亲身感受到了边疆与内地的发展差距,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纯朴善良和孩子们强烈真挚的爱国情感,在人生观、世界观上得到了升华。这次实践,也使支教队员们从相互不熟悉,慢慢变成了一个团结协作、高效运转的工作团队,相信这些经历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助益良多。
(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朱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