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8月6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山西省政府对临汾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据媒体报道,临汾市环保局原局长张文清授意局办公室原主任张烨等人,对全市6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实施干扰近百次,导致监测数据严重失真达53次。目前涉案的16人已被作出判决,主犯张文清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环境执法者有组织地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性质恶劣、影响很坏,尤其是涉案人员“不知道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是蓄意犯罪,以为只是普通违规”的无知无畏,以及因此付出的“丢了乌纱帽”“锒铛入狱”等沉重代价,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它让人们更清楚地看到,环境治理不是选择题,环保督查绝非“没牙齿”,法律的权威不容亵渎。
涉案人员被依法惩处是咎由自取,但深入分析,他们胆敢铤而走险,除了自身的问题外,恐怕也有“环境和风气的原因”。如果一个地方真正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铁律,上上下下形成对“绿水青山”的高度敬畏,谁还敢一而再,再而三,对全市6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实施干扰?
客观地说,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确有其复杂性、艰巨性。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先污染,再治理”的惯性思维深植于一些人的头脑里,转型发展的确面临着“船大掉头难”的问题。各种污染源、各个排污口、大烟囱,哪一处不纠缠着复杂利益?关停污染企业也好,整治非法开采也罢,哪一项工作不是阻碍重重?尤其是临汾这样过去对资源消耗、环境消耗依赖性较强的城市,转型升级的压力会更大,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会更多。
越是如此越要拿出背水一战的决心、壮士断腕的勇气、自我革命的精神、腾笼换鸟的智慧,把胆子放在攻坚克难上,而不是铤而走险违法犯罪上;把心思放在产业格局调整上,而不是堵塞采样头、向监测设备洒水,干扰空气自动监测设施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两山论”深入人心,全国一盘棋抓环保的大背景下,临汾市在169个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现在又出现影响恶劣的环境数据造假案,想来当地干部一定压力很大。
好在,压力往往也是动力。倘能知耻后勇,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把心思用在正道上,昔日的“帝尧之都”也不是没有“凤凰涅槃”的可能。但愿临汾市能痛定思痛,狠抓落实,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看到“倒数第一”的逆袭。
(作者:李思辉,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