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26日 星期四

    智库学者共商东北全面振兴

    作者:本报记者 张胜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26日 11版)

        【会议传真】    

        近日,由东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加快东北全面振兴激荡智慧,建言献策。他们认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东北地区应充分抓住世界局势变化机遇,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和不断扩大开放,充分释放创新动能,加快东北全面振兴进程。

    以深化改革加快东北全面振兴

        东北大学校长、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院长赵继认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迹象,东北三省四市的经济形势企稳向好,但仍然面临着国企改革压力繁重、社会保障压力大等挑战。

        在中国区域科学学会名誉会长范恒山看来,“要以深化改革加快东北全面振兴进程”。他建议,要在优化东北地区营商环境方面狠下功夫,包括规范负面清单、重塑社会信用、改善公共道德等。同时,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通过产品和产业结构创新构建东北现代化经济体系;从激励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入手,培育企业家、领导干部等关键发展主体。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强调,要以改革破题东北地区矛盾。在东北地区的改革中,政府改革尤为重要,应考虑如何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给改革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创造良好环境。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满传指出,从政府角度出发,改善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应该重点关注政商关系、政企关系以及社会文化与营商环境关系等方面。

        “看待东北地区的问题,既要有更宏阔的视野,将其放到国际政治经济博弈的背景下加以研究,又要以更宽广的维度——把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关系等考虑进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张占斌建议。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强调,要思考东北地区如何通过思想解放重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环境。以改善营商环境为例,他建议,要汇集一批改善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加大宣传力度,改善舆论导向,吸引外部投资流向东北。

    在扩大开放中打造新时代东北新名片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东北振兴的力量之源。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认为,东北地区发展仍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要通过扩大开放改变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通过开放让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起来。

        “应该充分利用东北亚局势变化为东北振兴带来的战略机遇。”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张燕玲建议,以东北地区与沿海省市对口合作为契机,加快对先进地区经验的复制、消化和理解,推动东北地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她表示,东北地区具备发展高质量服务业的基础条件,在绿色农业、生态旅游、养老服务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应将这些特色服务业做大做精做强,打造新时代东北的新名片。

    多措并举推动东北创新创业

        “近年来,人才、资本外流以及人口结构老龄化,导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压力倍增。”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看来,这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面对,以振兴实体经济为主,大力推动形成新兴支柱产业,遏制资本、人才和劳动力的外流。

        辽宁社会科学院院长姜晓秋建议,发展文化产业是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战略支点,要把握文化产业特质,探寻文化驱动发展的规律,助推老工业基地进一步转型升级。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宇认为,东北地区必须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要率先创新,充分发挥四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分工互补的区域创新整体,形成“4+X”的区域创新格局,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中赢得更加光明的未来。

        (本报记者 张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