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24日 星期二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同频共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张慧青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24日 11版)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和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建设中,对接新动能,展现新作为,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同频共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高水平专业 对接产业培育“齐鲁工匠”

      优化专业结构。根据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发展需求,对学院专业的设置和调整进行判断和选择,在国家非控专业内设置一些新产业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优先建设新兴产业对应的新专业或交叉专业,并改造传统专业。

      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一是专业存量布局的调整。对需求不大、水平不高、效益低下的专业,进行停、并、转;对市场就业虽有需求,但招生不足的专业,进行并和转。二是进行专业集群建设。围绕专业集群搭建一体化的实践体系平台、共享课程平台、核心模块课程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品牌专业集群,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三是重点对课程进行调整。通过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对课程进行不同的组合,达到专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四是专业增量结构的调整。在存量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辅之以专业的增量。

      建设优质课程。在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之后,把校企双主体协同为学生提供优质校企合作课程,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构建和实施各类课程的质量保障体系,把立项建设并经过评审考核的校企合作课程数量、与企业共建的双师型专业师资团队水平,同优质专业评审挂起钩来,引导教学院系更加重视课程建设和提升师资团队的教学能力。

    推进产教融合 产学协同培育“齐鲁工匠”

      一是搭建起“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双主体”办学平台,建成了“学校校企合作理事会、二级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建设委员会”三级校企合作组织架构,积极引导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办学。二是实施校企合作“54321”工程,包括提升5个“共同”,即与行业企业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进行评价、共同组建基地、共同培育师资、共同开展研发;推进“4”项合作,即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全面持久深度合作;实行“3”层对接,即学校对接企业、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职业;建好“2”种“课堂”,即学校“建”到企业中,企业“建”在学校里;实现“1”个目标,即校企互利共赢。

      对接济南市“国家级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等发展战略,打造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的土建施工专业集群;按照建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全寿命周期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打造以工程造价专业为核心的建设工程管理专业集群;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济南市“美丽泉城”建设,打造融建筑室内外设计、施工、管理为一体的环境艺术专业集群;对接“互联网+”,济南“四个中心”建设规划,打造“互联网+商贸实务”的现代商贸服务专业集群;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以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专业集群;对接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和“轨道交通”专业集群。

    “五对接”“六融合” 引领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

      在覆盖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等主要环节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展改革与实践。通过校企双主体、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了“岗位标准与培养目标、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工作内容与教学项目、企业生产现场与实训基地、企业技术团队与专业群教学团队”的“五对接”,先后合作开发建设了《装配式建筑概论》等8门课程资源,编写出版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等7本教材;通过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实现校企双方在“人才、技术、设备、管理、文化、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的“六融合”,建成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和装配式建筑施工体验式教育试点基地,建立起教学文件规范化、课程体系科学化、教学内容前沿化、培养过程系统化、育人模式开放化、人才培养链贯通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新时代,新作为,新动能,新担当。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抢抓战略机遇,积极主动作为,精准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以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技术服务的高水平,助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学院创建优质校和高水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张慧青)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