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经过27年快速发展,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西安高新区自1991年成立以来,凭借科教资源优势,技术自主创新,制度上打通产学研壁垒,政策上支撑孵化模式升级,探索出内陆高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经验,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的西部样本。
2017年,西安高新区通过聚力培育半导体、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金融服务业、软件信息服务业、军民融合、创新创业8个千亿元产业集群,研究制定促进军民融合、总部经济、自主创新、科技金融、梯度培育、双创载体等10类专项政策,累计给1120家企业兑现各类政策资金8.4亿元,同比增长35.2%。
凭借强劲的发展态势、完善的配套设施、优越的区域环境、优惠的扶持政策,西安高新区不断吸引高端人才入区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2017年,西安高新区引进国内外领军人才104人,培养和引进18名万千人计划专家、25个创新创业团队。目前,高新区从业人员中博士硕士超过5万人,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11万人。
近年,西安高新区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进一步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区掀起了大招商、大发展的热潮。伴随着一批高科技、黑科技、硬科技项目落地、运营,高新区发展动能强劲,为西安建设硬科技之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17年1月7日,华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正式落户西安高新区;同年8月,陕西省政府与韩国三星电子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在西安高新区建设投资达70亿美元的三星电子存储芯片二期项目。今年1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丝路总部在这里正式揭牌,据了解,阿里巴巴集团丝路总部将依托西安“一带一路”的优势地位,建成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西部的战略总支点,进而辐射中西部地区乃至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半年,高新区正式启动“三次创业”的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全面实现追赶超越目标,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201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把西安高新区建成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
近年来,集纳90%以上企业和产值的西安软件园,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持续加大创新扶持力度,共建立11个产业联盟、20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个专业IT人才服务平台和1个未来学习中心,目前拥有企业1880家,吸引就业15万人。
旅途伙伴社交软件“漫游人”、高层次汽车俱乐部“车同道合”、智能化停车管理“微泊停车”……在西安高新区设立的小微项目预孵化基地“创途在XIAN”里,诸多创意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除提供办公场地外,基地还与50多家投资和中介服务机构紧密合作,促进创业项目和资金、市场、人才等要素对接,创业服务活动日均超过1场。
2015年10月,西安高新区主办了引自于美国硅谷的首届世界AR(亚洲)博览会,并与国际AR协会等机构联合成立国内首个国际AR产业基地和全球首家AR产业孵化器。据悉,这届博览会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等54家知名企业、2000多位嘉宾参与,展出500多种最新的技术和产品。
27年的巨变,得益于高新区创新体制机制的全面升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4大主导产业已经形成,软件和服务外包、半导体、智能终端、军民融合等领域产业集群日渐成熟。
4月26日,西安高新区审时度势,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暨2018年八大攻坚行动方案,确定战略目标,启动攻坚行动。西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钟洪江对此指出,要以建好首善区为目标,大力推进五城同建:争当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建设创新之城;争当高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建设富强之城;争当品质西安的排头兵,建设美丽之城;争当开放创新的排头兵,建设时尚之城;争当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排头兵,建设幸福之城。
(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杨永林 本报通讯员 于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