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8日 星期日

    池里塔痕眠夜月

    ——昆山徐氏憺园与梅清《憺园图》

    作者:贾珺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8日 10版)

        清代梅清绘《憺园图》。

        金庸先生武侠名著《鹿鼎记》第一回的回目是“纵横钩党清流祸,峭茜风期月旦评”,写到吕留良、黄宗羲、顾炎武三位大学者冬日相聚,密议反清复明之事。情节虽属虚构,却非常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满清入关,在江南地区遭到最激烈的抵抗,遂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严酷镇压。康熙初年,清廷又借“明史”一案大肆捕杀,株连甚广。血雨腥风之间,江南文人多怀故国之思,视清廷为禽兽蛮夷。顾炎武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明亡后六次参谒孝陵,变卖家产,游荡四方,密谋结社,矢志抗清。

        康熙帝亲政后,对汉族文士采取怀柔政策,开博学鸿词科,设南书房,征召名士硕儒入朝为官。虽然像顾炎武、傅青主这样的遗民坚决拒绝应召,但毕竟也吸引了一部分文人归附。更重要的是,康熙帝对汉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以及相对开明的统治方式逐渐淡化了广大文人心中的仇恨,民族矛盾得以缓和,连黄宗羲都有所感动,同意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加入朝廷的修史局去编撰《明史》。新一代江南文人积极参与科举考试,跻身仕途,完全融入统治阶层。昆山的徐乾学兄弟就是这方面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徐乾学(1631-1694)字原一,号健菴、玉峰先生,出生于明末崇祯四年(1631年),以早慧著称,康熙九年(1670年)探花及第。三年后,他二弟徐秉义也考中探花。三弟徐元文更厉害,早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就高中状元。一门三鼎甲,海内无双,名满天下。三兄弟后来都出任高官,徐乾学是刑部尚书,徐秉义做过吏部侍郎,徐元文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耐人寻味的是,这三位的亲舅舅就是顾炎武。两代人的选择,不啻天壤之别。

        徐氏三兄弟中,以兄长徐乾学学识最丰,名望最高。他是康熙年间的文坛领袖,与满族著名词人纳兰容若以及陈维崧、叶方蔼等出身江南的文人官僚交往密切,门生弟子遍及天下。但此人又十分热衷于攀附权贵,结党营私,其族人多有横行不法的行为,因此一生毁誉参半,去世后也没有得到谥号。

        徐乾学在北京任职期间,住在外城绳匠胡同,建了一座名为“碧山堂”的花园,是京城名流重要的聚会场所。有些人为了奉迎他,特意在碧山堂的左邻右舍租房居住,导致附近房价暴涨。

        康熙十一年(1672年),41岁的徐乾学遭遇人生第一次低谷——他以副主考的身份主持顺天府乡试,由于副榜遗漏汉军卷未取,遭到弹劾,被降职处分。第二年秋季,其母顾太夫人患病,他便请假回乡侍奉,在昆山老家住了两年,并利用这段时间,在自家祖居原址上修建了一座园林,起名叫“憺园”。

        “憺”字音dàn,既有安稳、泰然、恬静之意,又有震动、畏惧之意,恰好是徐乾学当时心境的双重写照。

        徐氏祖居位于昆山城内西北部半山桥西侧,憺园建于宅院之后,距北面的马鞍山约数里之遥。马鞍山是昆山城内西北角的一座小山,因形如马鞍而得名,又因为出产奇石而称玉峰、玉山,山上有华藏寺、观音堂、真武殿、关王庙、三官殿等寺观,华藏寺中有一座七层凌霄塔,高居峰顶,自城中随处仰望可见。

        徐氏宅中有正厅冠山堂和传是楼——传是楼是江南地区著名的藏书楼,所藏图书极为丰富。园中有怡颜堂、看云亭、青林堂、高咏楼、塔影轩等建筑以及水池、假山和繁盛的花木,水系与娄江相通。“怡颜”之名与“奉养母亲”的含义有关,“看云亭”之名典出唐代诗人杜甫《恨别》诗:“忆弟看云白日眠”,表达思念兄弟之意。

        塔影轩是园中最独特的小景,轩旁有一个小水池,拥有得天独厚的角度,恰好可倒映马鞍山上凌霄塔的身影,而园中其他池塘以及昆山别的园林水池都无法出现这一景象,钮琇《觚剩续编》和钱泳《履园丛话》对此均啧啧称奇。

        中国古典园林素来重视借景,《园冶》称:“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又说:“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且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之分。宝塔高耸入云,是远借和仰借的最佳对象,苏州拙政园之借北寺塔,无锡寄畅园之借惠山塔,北京颐和园之借玉泉塔,皆为现存之佳例,而憺园既借古塔之形,又得其影,更为难得。夜间池中塔影与月影相伴,如梦似幻,被著名文士吴绮形容为“池里塔痕眠夜月”。

        康熙十四年(1675年)三月,画家梅清应邀来刚建成的憺园做客,绘有一幅《憺园图》,为此园留下了宝贵的图像资料。此图现藏于天津博物馆,为纸本墨笔手卷,格调高雅。图右可见几株古松盘桓,其中一株尤为高耸。竹树掩映之下,东南几座厅堂轩馆参差其间。园中央部分为水池,池岸蜿蜒,水面被山石和曲桥分为几段。东北岸一座歇山顶水榭以栏杆围护,依临池岸;南岸有三间水阁,直接以立柱架于水上。山石以“折带皴”笔法绘出,似乎大多为横向铺砌的大石块,另有几峰孔窍玲珑的湖石点缀其间,东部松下一石尤为高大,石上孔窍遍布。园北围墙采用弧形“云墙”形式,偏西处有一座两层三间歇山顶楼阁可能即为高咏楼,东植竹丛,西倚一行松树。园外绘出马鞍山景致,凌霄塔位于最高处,清晰可辨。

        康熙十四年(1675年)下半年,徐乾学复职回京,之后官运亨通,直到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退休回乡,在太湖洞庭东山设立书局,招罗多位文士参与编书,并经常在憺园举行雅集。六年后徐乾学去世,后人将其生前所作诗文编为三十六卷《憺园文集》。

        憺园是徐乾学及其家人居住、清游之地,也是同时代文人诗会、宴乐的场所。很多著名文士都有在憺园临时寓居或参与盛会的经历,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文赋,纷纷将此园比作西汉梁孝王的菟园、西晋石崇的金谷园、东晋谢安的山墅以及唐代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裴度的绿野堂、王维的辋川别业,赞誉有加。

        大词人陈维崧对憺园写过好几首词,还作了一篇《憺园赋》,叙述园中奇石众多,或丑或怪,变化多端。计东曾任徐氏家馆教师,住在看云亭东侧,其《憺园记》称园内有“竹树花石,高楼曲池,水槛平桥,幽房密闼,凡宜于四时、适登眺者无不具备。”朱鹤龄写过一篇《憺园牡丹文宴记》,记述园中牡丹盛开,鲜红灿烂如晚霞一般,夜间还特意点灯照耀,花姿花色更为炫目。严熊的诗称赞憺园选址上佳,花径幽深,俨然城市山林,还将马鞍山比作海上仙山。

        除憺园之外,徐氏在昆山另有园亭,如建于马鞍山北麓的遂园,以及徐秉义的耘圃、徐元文的得树园。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三月初三,徐乾学、徐秉义兄弟及钱陆灿、孙旸、尤侗等十二人在遂园举行雅集,另请宫廷画家禹之鼎绘制《遂园修禊图》,为一时盛事。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南巡至昆山,徐秉义曾经陪伴圣驾游遂园,得赐御书。可惜清代中叶之后,诸园渐次废毁,不复旧观。

        从园林史的角度看,清初上承明末之余绪,以张南垣与张熊、张然父子为代表的造园家继续推动园林艺术的重大转折,憺园作为当时的江南一大名园,又是文人雅集的中心和盛世优游的典范,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深受时人推重,在建筑、掇山、理水、植株等方面必有很高的成就,借景玉峰、引塔影入园池的手法更为佳妙。可惜园已不存,且囿于史料匮乏,只能通过有限的诗文、图画权作一管之窥,聊胜于无。

        (作者:贾珺,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