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境观象】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在谈到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由中国美术馆策划并主办的“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正是响应习近平主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旨演讲的精神,而特别启动的中国美术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展。此次展览于6月27日开幕,汇集了巴勃罗·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凯绥·珂勒惠支、葛饰北斋、安迪·沃霍尔、罗伊·利希滕斯坦、爱德华·韦斯顿、安德烈·梅尔尼科夫、大卫·霍克尼、安塞姆·基弗、马尔库斯·吕佩尔茨、格哈德·里希特等享誉世界的名家名作,来自61个国家的224件艺术品同时亮相,连日来引发观展热潮。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政协联组会上,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以《用文化经典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汇报了关于文化经典的认识和建议。吴为山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是心相通,而文化架起了沟通世界的桥梁。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不仅能汇聚成人类文明美的河流,更能在彼此的观照中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丰富自己,形成越来越多的文化认同感。
此次展览的标题“美美与共”,点明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于包容。“聚川非一源”,作为本次展览的总策划,吴为山强调,“中国美术馆要将人类的美的河流汇聚到这里来。这里不仅是中国美术的殿堂,也是可以包容不同的美、不同艺术家风格和不同人类艺术的殿堂”。
中国美术馆收藏古今中外各类美术作品11万余件,其中国际美术藏品约3500件。此次国际艺术名家作品的集中呈现,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国艺术家关注现实、关注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以及抒发自我情感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出各国人民对美的共同追求。此次遴选的作品,时间横跨19世纪至今,由六个部分组成: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艺术作品,国际油画艺术作品,国际版画艺术作品,国际雕塑艺术作品,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国际水彩、素描、漆画等其他门类艺术作品,力图多侧面呈现中国美术馆国际美术作品收藏概貌。
其中,国际油画艺术作品精彩纷呈,巴勃罗·毕加索、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家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带鸟的步兵》是毕加索晚年的创作之一,由路德维希夫妇捐赠。画中的白鸽作为反战和反暴力的隐喻,翩然降临在一位拄剑的老兵身旁,使他看起来更像一名和平的卫士,表现出艺术家对于战争的反思和全人类对和平的向往。俄罗斯油画精品则以真挚的情感表现时代与人民,努力探求艺术与现实新的结合点;法兰西艺术院捐赠的法国油画作品则体现了法兰西艺术的独特魅力。此外,展览还展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现当代美术发展与创作的最新成果,在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上多元而开放,展现出油画领域的勃勃生机。
此次展览中的国际版画艺术板块汇集了凯绥·珂勒惠支、葛饰北斋等知名艺术家的作品,试图呈现流动、共建、开放的艺术景观。作品类型丰富,涵盖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麻胶版画、丝网版画等媒材。其中备受鲁迅推崇的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的《面朝右侧自画像》,结合了质朴的现实主义与奔放的表现主义风格。珂勒惠支的作品中渗透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对生与死、悲与喜、战争与和平,尤其是对母爱及生命中闪烁着爱之光芒的瞬间,刻画得入木三分。苏联时期的版画则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历史图景,描绘自然风光、工业生产场景及历史名人的作品体现出属于那个时代的别样风貌。
雕塑艺术往往通过营造空间来反映现实及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此次国际雕塑艺术板块中展出了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逾30个国家的作品,琳琅满目的艺术收藏构建出多元和颇具当代特征的范式,展现出20世纪中后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雕塑艺术面貌。萨尔瓦多·达利的雕塑作品《圣塞巴斯蒂安》在展现伤害的背后暗含的却是对“不要伤害”这一观点的强调,体现出达利在其“经典时期”对现代主义的诠释。
“直接摄影”是20世纪对摄影艺术发展影响广泛的艺术流派,由对绘画的模仿逐渐转向注重对于视觉和内心的表达。此次国际摄影艺术板块中,涵盖了摄影发明人亨利·福克斯·塔尔伯特绝世原作及安塞尔·亚当斯的《月亮和半圆山》、爱德华·韦斯顿的《青椒30号》等在摄影史上占重要位置的经典名作,是对这一创作类型发展历程的再发掘。艺术家们借由镜头运用深沉而有精神力量的影像语言进行着文化叙述,显现出对于空间、形体与光影魅力的诉求。
此次展览中的水彩、素描等作品让观众领略到独特的西方艺术造型观。而越南的当代漆画家们立足于传统,一方面吸收民间艺术的营养,一方面接受西方现代艺术影响,创作出如阮诗梅的《老鼠的婚礼》、阮德越的《相互交融》等既有传统韵味又蕴涵现代色彩的漆艺探索之作。
这次展览的参展作品其来源主要得益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艺术家和收藏家的热心捐赠:如1996年德国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和收藏家彼得·路德维希夫妇捐赠82位欧美艺术家创作的89件(117幅)作品;2005年刘迅捐赠俄罗斯油画精品108件,李松山夫妇捐赠非洲坦桑尼亚马孔德人木雕精品158件,王琦捐赠国际版画作品127件;2006年伍必端捐赠苏联版画149件;2007年李平凡捐赠日本浮世绘137件和日本现代版画218件;2014年泰吉轩携艺术家、基金会及收藏家捐赠国际摄影原作100幅,黄建华捐赠西班牙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的雕塑2件;2016年法兰西艺术院捐赠法国油画13件,赵羡藻捐赠国际摄影原作20件,杨振宁夫妇捐赠熊秉明的雕塑3件等。这些作品不仅凝聚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增添了国家美术财富,同时也增进了国内外的艺术交流和艺术家之间的相互了解,闪现出艺术、文化和情感的熠熠光芒。它们也构成了中国美术馆国际美术收藏的基础,使中国美术馆初步建立了关于20世纪西方艺术的收藏序列。
作为国家美术的国际窗口,中国美术馆肩负着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引进外来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中国美术馆积极响应和落实习近平主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旨演讲的精神,在文化和旅游部党组的领导下牵头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并在此框架内举办了国际美术馆论坛、国际美术作品展等文化交流活动,用“美”促进情感的沟通,促进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深度文化交流;在“走出去”方面,策划了“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品牌展览,将中国美术馆藏代表中国精神的经典作品介绍到波兰、法国、墨西哥、新加坡、希腊、白俄罗斯等国家,掀起阵阵“中国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和主张,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共鸣和高度评价。这不仅表达了中国与各国共同发展的愿望,也体现了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国际艺术作品所展示的是全人类可以共享的情感、智慧和思想。正如吴为山所说,经典艺术作品是国家、民族的心灵图像。通过经典作品的相互交流,可以增强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心灵的沟通,可以领略艺术中超越时空的人性的光芒与伟大。让我们以文化架起沟通世界的桥梁,用文化经典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携手开辟全球发展繁荣的光明未来。
(作者:杨子,系中国美术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