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30日 星期六

    许泽玮:

    用自己的创业经验帮助更多青年创业

    作者:本报记者 俞海萍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30日 03版)

        【强国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6月11日,新疆墨玉县儿童福利学校的小朋友们迎来了一位北京的客人。在听说这个学校的学生缺少换洗衣服的时候,他主动提出为学生们捐赠1500套服装。他就是许泽玮,一位北京的创业青年。

        2011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5年后,许泽玮选择创业,投身互联网金融领域,希望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解决金融信息不对称,帮助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司有了很大发展。作为一名科技领域的青年创业者,许泽玮觉得自己“生逢其时”。

        “有了一定的创业基础,就希望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许泽玮说,“我们赶上了创新创业的最好时候,青年更应该自觉把个人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同时以自己的创业经验帮助更多青年创业创新。”

        “做公益不怕大、不嫌小、不论早、不论晚,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改变世界。”2010年,在许泽玮开始创业前,作为一名“纯正”的上班族,每月领着固定的薪水,他就已经开始资助一名高三学生樊小秋。直到她考上大学,帮助这名学生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7年后,在“感动西城2016年度人物”的颁奖现场,已经身为美国斯坦福大学金融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与创新专业的“双料”硕士的樊小秋成为许泽玮的颁奖嘉宾。樊小秋表示,自己有能力也会去帮助更多的人,把这份公益正能量传递下去。

        这种传承让许泽玮很欣慰。“今天我没有能力捐一座楼,但是我可以资助几个学生。公益不在大小,但一个企业的发展一定和社会责任密切相关,在你能做事的时候就尽你所能做事情。”许泽玮说,“这种传承,要从青年开始点滴滋润。”从2016年开始,许泽玮每年都组织“青少年英才北京行”活动,组织贵州等地的孩子们来北京看天安门、登长城,让孩子们看看外面的世界。

        受益于国家对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环境,许泽玮更觉得应该回馈社会。“扶贫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也是青年企业家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扶贫当地的实际情况,许泽玮尝试着进行“造血式”扶贫——与贵州省六盘水市某猕猴桃酒厂联合定制了红心猕猴桃酒产品,又在延庆大庄科乡创立了北京市第一家体验式红色教育基地“红色大庄科”。

        “红色大庄科”结合当地绿色产业,以旅游为切入点,拓宽了当地特产的销售渠道,还带动了旅游周边产业。该项目还最大限度地“就地取材”,包括人员招聘、红色体验餐食材等都来自当地,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红色大庄科”还充分利用当地闲置农房,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将当地打造成一个极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民宿精品小镇,带动当地农户创收致富。

        作为一名创业过来人,许泽玮深知创业者所面临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缺乏经验和缺少资金,基于此,许泽玮发起成立了“91众创空间”。“一个企业的发展,尽管我们也是创业公司,但是我还是愿意投资年轻人创业。不仅自己能做好,也能帮助更多的年轻人。”许泽玮说。

        2015年,许泽玮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及工业和信息化法治研究院研究员,是北航法学院最年轻的兼职教授。他希望通过青年导师的身份,将自身创业实践的心得经验分享给更多年轻人。

        “在我看来,现在中国有全世界最好的创业政策,这让我们年轻人、企业家有更多机会改变自己、实现梦想。”许泽玮说,“但一定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是要思考你到底要干什么事,解决什么社会问题,你到底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这样的创业才更有意义。”

        在公益之路上,许泽玮希望不仅自己在继续前进,也能带领一群蓬勃向上的青年人越走越远,越行越开阔。

        (本报记者 俞海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