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25日 星期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

    生活垃圾分类须有法可依久久为功

    作者:本报记者 刘华东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25日 03版)

        日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国务院关于研究处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尚有哪些问题,如何爬坡过坎?来听听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声音。

    固废减量:严格“堵”、合理“疏”

        “垃圾减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关键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垃圾处理的成本,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近年来,我国商品包装物的种类和数量呈指数式增长,快递垃圾综合整治迫在眉睫,一次性塑料用品大有“春风吹又生”之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韩晓武认为,这些包装物和一次性用品“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垃圾的产生量”。因此,他建议采取切实措施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关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法规,使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有法可依,并对违法行为追究责任。”

        报告指出,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启动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动专项行动,截至5月15日,发现1308个固体废物堆存点存在问题;公安部侦破污染长江刑事案件150起,抓获嫌疑人510名。

        “长江沿线的固体废物倾倒事件频发,看上去是企业对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或者说政府部门监管不严的问题,但本质上是固废的正规处理成本和倾倒成本之间巨大的差异,以及企业在污染预防防治上的成本和违法成本上的巨大差距。”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认为,固废污染防治还是要把末端固体废物处理能力的增强作为关键核心。

        针对报告提出的全国共重点整治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废旧衣服、废家电拆解等“五废”行业集散地194个,排查再生利用企业1.8万家,关停取缔8800余家的相关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龚建明认为,这次检查过程中关停的数量很大,证明力度很大,“但这么多企业都不合格也值得深思”。

        “堵的多、疏的少,固体废弃物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利用。”龚建明认为,不合格再生利用企业固然要处理,但更应该扶植再生利用企业,指导他们规范生产,巩固和扩大固体废物的处理能力和水平,将处理固体废物与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相结合。

    垃圾分类决不能只是一个口号

        “垃圾处理设施很好,但是没有人用,就在那儿扔着,浪费。问了一些人,他们说不会用。”

        “现在许多地方虽然采取了分类回收的办法,但实际运行中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是形同虚设。”

        “不要说农村,就是城市;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就是领导干部、知识分子,有多少完全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垃圾的?”

        …………

        从北京、上海等8城市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到现在的18年时间里,垃圾分类始终进展缓慢。在很多地方,“垃圾分类”耳熟能详却又形同虚设。

        与此同时,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垃圾分类的推进力度。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46个城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求达到35%以上。此次报告再次提出,下一步将深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

        “无论是国家的决心和部署安排,还是地方要破解垃圾围城、围村的迫切需要,垃圾分类都将是一项重点的工作任务,也会是今后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地加以推动。”全国人大代表杨晓雪表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一环紧扣一环,首端的分类投放需要全民的参与,源头的分类投放做不好,后面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决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要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落实。要努力建立一个立足于分类收集基础上的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系统,做好垃圾回收和利用的结合。”韩晓武说。

        “这项工作难度确实很大,需要有关部门继续努力,建议有关部门攻坚克难做好这项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黄志贤建议在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和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处罚不狠,要求不严,监管不力,这项工作就很难开展。要做好这项工作,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很美的生活环境。”黄志贤说。

    农村垃圾处理宜打持久战

        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0亿元,完成2.8万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2017年全国开展生活垃圾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74%,比2016年提高9%;

        加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目前已排查出22.7万余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

        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报告让人为之一振。但一些委员、代表也指出,农村垃圾处理,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久久为功。

        “农村的固废的污染问题,农村的人居环境,突出的短板就是基础设施的缺乏,显现在环境问题上最突出的就是‘两污’的问题——污水和污物。”杨晓雪下乡调查时发现,很多村子屋是新屋、路是新路,但村里没有规划污水的收集管网,“垃圾缺乏收集和处理的方式,随地丢弃的现象也很严重”。她建议从加强村庄规划着手,加大对农村垃圾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建立投入保障和运行管护机制,“同时加强科研,研究推广适合农村地区的环保技术,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回收处理的机制”。

        “我们对如何处理好农村垃圾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徐显明回老家时发现,尽管村里有了两个垃圾桶,但在垃圾收集的时候,又会混合处理。他认为在农村,垃圾分类要久久为功,可能要用很长时间来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

        “首先改变人的生活观念,改变人的生活行为,最后形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样在环保上才会产生巨大的成效。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不仅仅在组织上,关键是群众意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汪鸿雁说。

        “像城市垃圾的分类、农村环境治理,宣传教育非常重要。减量化也好、资源化也好、无害化也好,他首先得有这个意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徐绍史建议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本报记者 刘华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