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31日 星期四

    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发言摘登之一

    作者: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31日 10版)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带领团队建成。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图为工作人员在天河一号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内工作。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编者按 

        2018年5月30日是我国第二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了迎接这个属于科技工作者的节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邀请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欢聚在人民大会堂,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和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12位代表作了精彩发言。他们畅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的体会,展示科技领域改革开放历史成就,抒发在新时代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豪情,并向全国的科技工作者发出《科技中国梦 建功新时代》的倡议书。本报现刊发倡议书全文,并摘发与会代表的精彩发言。

    《科技中国梦 建功新时代》倡议书

        40年前,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掀开了科学春天的序章。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栉风沐雨,砥砺奋进,贡献卓著。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为汇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值此“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谨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如下倡议:

        一、自主创新、学术引领,勇立科技产业变革时代潮头。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时代贡献。

        二、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把论文写在新时代中国大地上。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精神,牢固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自觉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忠诚践行者;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个人理想和人生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奋斗中。

        三、致力协同、开放包容,共建科技繁荣新生态。大力弘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自觉树立协同创新、和谐共进、互利共赢的大局观念,营造百家争鸣、海纳百川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生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贡献。

        四、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厚植科技强国建设人才基础。大力弘扬淡泊名利、奖掖后学的“人梯”精神,言传身教,慧眼识才,做致力提携后学的身体力行者。积极履行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不断奏出人才发展与伟大事业同频共振的华美乐章。

        五、诚信立身、学风引领,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大力弘扬求真诚信、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自觉加强品德修养,坚持立德为先、立学为本、知行合一,严守学术道德和科技伦理,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良好风尚中率先垂范。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排头兵,在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创新争先、再立新功!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

    科技工作者应以铁肩担国家兴盛之责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新时代走向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当代科技工作者应勇立时代潮头,以铁肩担国家兴盛之责任,妙手著创新恢宏之篇章,争做国之脊梁、人民赤子。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我们济济一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和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实际行动庆祝科技工作者自己的节日,纪念中国科协六十华诞。在这里我谈几点体会:

        第一,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指引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宽广的世界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洞察当代科技变革,鲜明提出“六个坚持”方略,明确科技创新部署。这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方法论和行动指南,更是新时代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在这一伟大思想的指引下,海内外科技工作者必将进一步迸发创新创造热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再鼓征帆、再铸辉煌。

        第二,弘扬伟大精神,铸就科技丰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精神气质涵养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深刻指出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阐明爱国、创新、求实、协同、甘为人梯等精神要素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百余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学文明与中华传统文化交流激荡中,一代代中国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报国实践,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和塑造者。“航天之父”钱学森曾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表示“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前辈科学家以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为共和国托起无数星辰。“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西迁精神”等彪炳史册、光照千秋。

        这些诞生于不同时代的科学家,拥有共同的精神品质;他们身在不同的行业,却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奋斗,共同的追求是祖国的强盛。他们身上折射出科技工作者品质之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美、中华民族精神之美。

        可以说,中国科学家汲取着世界科学文明的养分,而同时他们身上镌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传承了中国革命红色文化基因,承载历史并昭示未来,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时代观照。

        第三,接力精神火炬,奋进新的长征。在改革开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伟大的精神以其强大感召力薪火相传并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黄大年、南仁东、钟扬等当代科技工作者,接过前人的精神火炬,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突破战略高技术瓶颈和重大工程难关,以丰硕的创新争先成果,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浓烈情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以战士般的豪情,展示出和平年代创新者的英雄气概。“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黄旭华30年“水下长征”无怨无悔。“太行愚公”李保国扎根山区30余年,用生命书写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人民情怀。我们更欣喜地看到,刘自鸿、嵇晓华、孙强和张强等作为青年科研和创业代表,正在自觉践行知识分子当以报效祖国和人民为抱负的理想信念。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新时代走向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当代科技工作者应勇立时代潮头,以铁肩担国家兴盛之责任,妙手著创新恢宏之篇章,争做国之脊梁、人民赤子。

        第四,思想引领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当前,全球面临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对于我国而言,突破创新短板,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力争形成发展长板,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面对这样的任务,挑战前所未有,国家和人民的期待前所未有。科技工作者必须发力主战场、打赢攻坚战、勇闯“无人区”、开拓新赛场,向世界展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

        党有号召,科技工作者有行动,科协组织必须有新担当。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又恰逢中国科协成立一甲子,我们要永葆改革创新精神,坚持传承、创新、发展,为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目标不懈努力。科协组织要更有效地融入大局、聚焦靶心,全面提升政治引领、政治吸纳能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联系广泛、服务群众能力,进一步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科技工作者走向世界科技舞台中央不断注入强大动力,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不断创造新的更大业绩。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杨乐:

    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1978年3月,我有幸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并作为代表上台领取“全国科学大会奖状”,受到极大鼓舞与鞭策。

        作为一名退休的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科学的春天里,回顾40年前那个科学的春天,我有很多感慨,也有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澎湃心情。

        1978年3月,我有幸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并作为代表上台领取“全国科学大会奖状”,受到极大鼓舞与鞭策。

        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对科技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和高水平人才的重要性,国家对科技的投入有了大幅增加,我国科技总体实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面对“两个一百年”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我看来,应该在这些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

        一是进一步重视基础研究的革命性和突破性的作用。我们需要基础研究的重要成果与方法引导高新技术,解决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不断出现的重大问题,我们需要基础研究来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术领军人物,来指导应用和开发研究工作。

        二是不拘一格给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机会和空间。要努力培养和造就“80后”“90后”以及“00后”的人才。近年来,许多青少年受商业化和物质化的影响较大,缺少为科学献身的志向和理想,缺乏对学术和专业的探索与追求,缺少长期努力和克服困难的准备,这样就很难成为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在科研工作方面难以有所建树。

        三是改善科研管理机制。倡导创新,倡导基础科研与学科交叉,提倡长期探索,刻苦攻关,水到渠成,同时对失败采取宽容的态度。在学术评价上,应持慎重态度,尊重国内外同行专家意见,努力减少评估与检查,对基础良好并已做过一些优秀研究工作的学者,要在一定时期内给予稳定的必要支持。

        西湖大学校长、教授

        中科院院士施一公:

    科技工作者当居安思危 

        展望未来,我们只有一个奋斗目标:用最优秀的人才和最尖端的科技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实践中,我想与诸位同仁分享四个字以共勉:居安思危。

        十年前,当我决定从普林斯顿大学辞职回国的时候,很多人疑惑不解,认为我疯了。可是今日回头看,我想再没有人会怀疑这个决定的正确性。过去十年,我不仅目睹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更重要的是,我成为推动其进步的一分子,而不是旁观者。我为此深感自豪,我的经历也正是一代人的缩影。

        回首这过去十年,我最强的感受归纳为两个字——“感恩”,感恩这个大时代。正是改革开放的国策,使我有机会在清华大学接受优质教育之后继续出国留学。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又为我在归国之际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任何个体的命运都与国家、民族和时代密不可分。如果不是在这个大时代,我难以想象自己能取得今天的点滴成就。感恩党和政府,采纳了我和几位同仁共同倡议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向全世界广纳贤才。感谢清华大学,从归国之初就给予我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全力支持我进行实质性的人事、科研管理和教学等方面的改革。

        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我时刻叮嘱自己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也总是尽可能地发挥自己专长,根据我国国情在科学研究和教育领域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今年,我辞去了清华副校长的职位,受聘为西湖大学的校长,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开始了对拔尖人才培养、前沿科学研究新机制、体制的探索。

        展望未来,我们只有一个奋斗目标——用最优秀的人才和最尖端的科技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实践中,我想与诸位同仁分享四个字以共勉:居安思危。

        最近中美贸易争端中暴露出来一系列高科技领域的问题,对一线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是科技评价的问题。重大科技政策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改进。对于国家科技奖的规则和评审、重大科技专项的设立与执行、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设立评审与考核,在是否必须、是否合乎时宜、是否是学术主导、是否有世界领先或合适的学术带头人、是否有合理的运行和评估机制等几个方面,建议听取有关海外顶尖华裔科学家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在各种科技评审中对发表论文数量、SCI影响因子及论文引用数过度倚重的情况,以及由此引发的这些量化指标受到科研院所过分重视的问题。如果这些数据是不实的,其大幅提高不仅会导致我们误判自己的科技实力,也可能直接导致我国一批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世界排名严重虚高的现象,需要引起足够的警觉并采取及时必要的措施。

        三是要强调顶尖科学家对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经过过去多年人才计划的实施,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学技术人才,但我们特别缺乏独立领导科研10年至25年、仍旧活跃在科研一线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这些人在本研究领域引领世界、高瞻远瞩,是极为稀缺的科技战略资源。建议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吸引、留住这样的顶尖人才,同时也可防止国内高水平人才外流。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深受人民的恩泽,所以我们更加责无旁贷,要用实际行动见证中国的科技实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让中国的大学引领世界高等教育。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教授

        中科院院士姚期智:

    科学家应为国培育高质量人才 

        就像“中国制造”一样,“人才自给自足”是成为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在人才培养链的每个环节,包括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领军人才,都要有系统地培育出大量本土高质量人才,为国所用。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人才水平及科研成果都有大幅提升,这归功于一些重要的人才政策,对培养与引进人才产生了实效。国家全力投入支持科技创新,更提高了科研及教育的质量,而改善的科研环境及水平又直接增强了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如今许多人愿意放弃国外的名校教职或高薪企业,选择回国工作。他们感觉国内科研环境已胜过国外;而国际社会对中国前景的看好,也激起他们回国工作的热情。这是一个新的转折点,今后只会越来越好。

        有四个科技强国必备的条件,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第一,人才自给自足。就像“中国制造”一样,“人才自给自足”是成为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在人才培养链的每个环节,包括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领军人才,都要有系统地培育出大量本土高质量人才,为国所用。

        第二,学科横向交叉。计算机科学与生物科技、量子物理、金融科技与安全等许多学科,都充满创新结合的可能性。这些既是重要的交叉学科,也是发掘创新应用、成果转化的源泉。应强化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合作,考虑设立交叉学科的学位认证,鼓励更多高校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自主设置交叉学科。

        第三,技术垂直一体。“垂直一体化”是纵向的考量。以尖端人工智能技术为例,从下而上包括三个要素:算法、架构、芯片。真正独创独有的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必须同时具有三方面的创新及紧密结合,必须将基础性算法研究,摆在与芯片硬科技同等重要的位置。

        第四,成果落地转化。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有系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富有创新含量的高科技产业。这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使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