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30日 星期三

    感受哲学的魅力

    ——读《活在随感中的哲学》

    作者:徐义平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30日 16版)

        《活在随感中的哲学》 王前 著 海豚出版社

        【读书者说】 

        对于哲学,我是门外汉。尽管从故纸堆里了解一些皮毛,而这距离浩瀚的哲学原理,不啻十万八千里。

        渴盼拥有一本与身边生活有关的哲学随笔,但真正能把玄奥的哲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的书并不多见,常引以为憾。

        世界读书日当天,收到《活在随感中的哲学》一书,读后颇有感慨。这是一本接地气的哲学随感录,既没有严肃的哲学论述,也没有晦涩的专业词语,作者用质朴的话语,诠释身边的哲学知识,并非印象中的玄而又玄,从书中感受到了哲学的魅力。

        先前接触的哲学知识,我近乎忘却了,唯有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诡辩还有一丝印象。涂抹诗歌的闲暇,悟及诗歌应是心灵的抵达,亦曾恶补过一段时间,但孤陋寡闻的我终究是木鱼疙瘩,仅从浩瀚的哲学黄卷中读得一丝皮毛:中国古代哲学大抵萌芽于殷、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名、阴阳等学派争鸣,为我国哲学奠定基础,发展为阴阳、道、命、数、气等哲学理念,并对宇宙观中一些重要概念与演变进行阐述,比如气、太虚、天、道、太极、理、神、体用等等。青灯下,仅厘清一点思绪:中古时期,以儒家哲学为正宗哲学,但不同阶段又具有不同的特点,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各以其不同的性格与风貌,标志正宗哲学的历史演变。

        阅读这本哲学随笔录,顷刻间头脑清新。源于作者以生活中一个个普遍现象甚至一句流行语生发感悟,将深奥、严谨、近乎枯燥的哲学思想还原为活生生的思想脉动,这使得哲学走向大众。《活在随感中的哲学》一书,为孤陋寡闻如我者既普及了知识,又亲近了哲学。

        活在随感中的哲学,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哲理,井底之蛙有言:“于会心的微笑中增长智慧”。

        书中“认识篇”,顾名思义从认识入手,印象最深刻的是:碎片化阅读时代,心态最易受情感左右,读书要注重心、脑、眼、耳、口并用,“读”比“看”更有效,因为“读”有助于从视觉、听觉和口腔运动等多方面感受中获得大量信息,加深知觉体验,加速思维方式的转化,从而用哲学的智慧深入浅出解决具体问题。“中国古代的学问以文史哲为主,强调个人的领悟、背诵和扎实的记忆,所以‘读书’是必不可少的功课。读的名言警句越多,背诵得越多,写文章越有文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何尝不是同一道理。其实书虫们酷爱书籍,看得多而读得少,随马齿渐增,记忆力速降,倒不如放慢速度,变“看”为“读”,效果定会好得多。“读书破万卷”“韦编三绝”其实都在强调“读”的过程。古代私塾就在“读”字上做文章,读到精彩处,“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的寿镜吾老先生就是明证。撇开古代不说,国家领导人和老一辈文人学者对古代文化典籍烂熟于心,脱口而出,毫无差错,盖亦与他们幼时反复诵读典籍有直接关系。时下各地正在开展经典诵读,旨在弘扬传统,但愿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行之有效的传承。

        “方法篇”中,作者用生活中的一个个普遍现象教读者学习哲学的方法,明确为何国画上见不到影子、如何培养研究生、有机的“机”意味什么、问“为什么”的边界等等哲学原理。认识提高了,方法自然要得当,否则仅是一场闹剧。明代大哲学家王守仁在“格物”时,方法不当,把探察外界误植为探讨自己,搬条凳子对竹子“格物”,硬想七日而头痛败北。由是观之,经书上的道理也并非均可“推至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探究离不开想象力,但更要有计划,绝不可消极地袖手旁观。《老子》云“虚其心,实其腹”,这是互为条件又互为支撑的——只有虚心学习,方才有扎实雄厚的知识基础;活到老,学到老,越学越发现自身的不足才有“有学问的无知”。

        “伦理篇”中,作者以身边的小事阐述哲学思想,比如手机依赖、食品安全、工程风险等等,看似司空见惯,实则隐患重重,“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做人底线与行为标准在现实中逐渐丧失,确实应重新拾起并发扬光大。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本无须饶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具有两面性,在带来社会生活的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使中国科技迈上一个新台阶,同时迎来列强坚船利炮,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闭关锁国是罪魁祸首不假,但国力不强,成为列强砧板上的美食,盖因科技不能发挥自身的威力。再如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好处,一旦尝试将人的胚胎和其他动物的胚胎融合,研究具有人类情感和性爱能力的机器人以满足某些特殊人群的需要,甚至制造纳米机器人作为无孔不入的进攻武器,就会给世界带来难以控制的严重后果,引发许多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科学是把双刃剑,促进社会生活稳定和不断进步,必然要以德为本,以德治国,以德育人。

        “社会篇”中,作者设计了早熟与晚熟、社会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偏方治大病和学术生命等话题,没有深奥的术语和严格的推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翔实的引证,体现出机智与洞见,以轻松的方式与读者交流,自然让读者感同身受,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普及效果。

        综上,哲学随感集《活在随感中的哲学》是一本抵达心灵的好书。细读之,会从中感受到哲学的魅力。

        (作者:徐义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