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奋斗 我幸福】
出生于湖北农村的我,对土地特有的情感深深地刻在骨子里。父母乡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令我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农业科学家,希望能够利用知识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和艰苦的环境。1998年,我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遥感团队工作,如愿以偿地踏上了农业科研之路。
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工业化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耕地非农化利用、水土资源利用率低、农田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绕不开的“世纪之问”。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为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管理找到科技良方。进入21世纪,国外对地观测技术发展迅速,遥感技术在发达国家农业上逐步得到应用,显著变革了农业生产和管理方式。这种新的技术革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是幸运的,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的支持下,2005年被公派到日本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攻农业土地资源遥感。我享受每天在拥挤的东京地铁里阅读专业文献,为旁听高水平学术报告往返于不同校园。几年来,我积淀了深厚的专业知识,也认识到了农业科研“立足生产、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2009年初,我回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立即投身农业土地资源遥感的科研工作。几年来,在院士等领军科学家的带领下,我和同事们提出了新的“农业土地系统”科学概念,实施了全球变化领域第一个农业土地利用973项目、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们在国内率先将研究视角转向全球,建立了全球耕地、农作物空间分布遥感制图、变化检测技术方法,参与研制了全球首套30米空间分辨率的全球耕地遥感数据产品。
2014年,我国将这套遥感数据产品赠送给联合国,全球免费使用,这是中国首次生产并向全球用户分发的地表覆盖数据产品,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从跟踪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我所在的农业土地资源遥感研究小组也成为国内外农业遥感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
近几年,瞄准产业需求,我和同事们果断将研究重点向农业生产实践和农户层面延伸,着力解决我国农田地块精准种植和智能管理中存在的关键科技问题。2016年,我们提出要加强以土地为核心的智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将新兴的遥感网、传感网、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到农业全产业链环节,推动农业土地利用从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科学决策模式转变,形成以数字化、自动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农业生产方式,走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绿色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随即,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支持下,智慧农业创新团队被组建起来,40岁的我被遴选为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在新的研究领域起航。面对智慧农业这个国内尚属新事物的研究方向,没有太多经验可借鉴,但我和团队一起面对、努力和成长。围绕产业实际需求,我们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物叶面积指数观测装置、天空地一体化的农田地块信息采集系统,在天空地一体化的农田智能感知、智能监测与诊断、智能决策与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已经在河南、吉林、黑龙江、四川等省农业生产与管理中得到实际应用。我和团队欣喜地看到,我们所为之奋斗的智慧农业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研究正不断改变着我国农业土地利用的面貌,为农业生产插上智慧的翅膀。
回首20年,我从一名懵懂的大学生成长为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我和团队成员们把所有精力投入到科研中,不是在大江南北的农田里做实验,就是在办公室里潜心分析。我们几乎没有过过完整的双休日,更谈不上顾家,但看到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在国内许多地方应用落地,又深感欣慰和幸福。
在新时代,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与艰苦卓绝、博大精深的老一辈科学家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还需要努力积淀、历久弥坚。在我看来,所谓奋斗,就是用勤奋、踏实、认真追逐自己的青春梦想,用钻研、创新、拼搏攀登农业科技高峰,用自己的行动和成绩鼓舞身边每一个人。“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和团队将继续努力拼搏,不断探索,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本报记者 杨舒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