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谈】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吴 琳
●嘉 宾:
辽宁大连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周 军
辽宁大连市长海县“推进办”科长 马立岩
辽宁大连惠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庆惠
海岛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活垃圾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必将对海岛周边海域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近年来,辽宁大连市长海县高度重视垃圾治理工作,积极争取各级资金,通过建设完善垃圾收运体系、严格垃圾清运队伍管理、鼓励推广居民垃圾分类等措施,使海岛垃圾得到有效收集处置,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但垃圾末端处置仍有问题需要解决。为此,记者邀请大连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军、长海县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科长马立岩、大连惠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庆惠进行对话,寻找海岛垃圾末端处置的突破口。
海岛垃圾治理,难点在哪里
主持人:长山群岛岛屿众多,整个长海县共由195个岛屿组成。各岛屿之间分散、运程远的现状,使海岛垃圾很难像陆地那样进行大规模集中处理,海岛的垃圾处理应该如何因地制宜?
周军:寻找更合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方式,对海岛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海县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垃圾分类管控工作的推进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处置量,实现垃圾资源利用。比如惰性垃圾可用于建筑工地回填,可燃垃圾可以热解焚烧,海岛垃圾中数量最多的贝壳类垃圾则可人工造礁,用于海洋生态环境恢复等。
马立岩:海岛与陆地环境不同,因地制宜处理垃圾,目前最切实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减量。今年我们的工作计划是县城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收集处置覆盖率要实现100%,各镇政府所在岛屿收集处置覆盖率达到50%以上。今年1月1日起,各镇已启动废旧玻璃、塑料、泡沫补贴外运工作。
徐庆惠:因地制宜处理海岛垃圾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实现垃圾自产自消,尽可能降低外运成本。我们当初研发完全资源化垃圾热解设备就是针对小城镇和乡村人口密度低、垃圾分散的特点。海岛垃圾岛内解决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推动垃圾分类,如何突出实效
主持人:垃圾分类关系我们每个人生活环境的改善,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垃圾分类仍停留在概念层面。垃圾强制分类迫在眉睫,如何才能突出实效?
周军:实施垃圾分类,政府是主导、主体是城乡居民、载体是垃圾收运单位。政府在提出责任要求、制定规章制度、强化宣传教育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利用经济手段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对居民不能卖钱的垃圾,政府可以适当给予补贴进行回收。居民则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分类、科学分类、有效分类;垃圾收运单位则要确保分好类的垃圾能够有效收集,做好垃圾从源头分类到末端处置的衔接工作。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好、做到位,垃圾分类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马立岩:目前,长海县居民初步具备了垃圾分类意识与基本常识,推进工作初见成效,原因之一是在工作体制上成立了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之前的两年,这个工作机构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做“推进办”副主任,因此各部门在工作协调上非常顺畅,使整个推进工作速度快、力度大。目前垃圾分类所涉及的工作,在政府各个部门的业务里还没有明确的工作责任,因此综合协调对加大工作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徐庆惠:从技术上说,垃圾处理涉及机械、化工、热力等多个学科,跨学科性、综合性、创新性比较强。延伸到管理上,也需要以创新的思维,采取综合性手段,才能取得效果。
分类后又混装,如何破解难题
主持人:在一些垃圾分类先行地区,出现了垃圾分类后,到了末端又混合在一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周军:对于海岛乃至广大农村地区,垃圾收运体系有效运转的最大障碍就是运距较远、运费高昂。因此,寻找适合海岛乃至广大农村地区的垃圾末端处置技术,是做好垃圾处理工作闭环的核心。
马立岩:像苏州等地,垃圾分类采取的是倒推机制,即先有终端处置方案,再设计垃圾分类方案。这就避免了垃圾分类后在终端又混合处置的问题。
徐庆惠:根据我国的垃圾成分,排除不了大量的集塑料、纸张及其他于一体的末端混合物,采用无害化技术处理的方式是不可缺少的。而热解转化处理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