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是浙江省的“三农”大市,是全省重要生态屏障,是全省唯一一个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根据地的地级市,是一方兼具绿色生态优势和红色基因传承的热土。党的十九大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奋进号角,也为丽水这个山区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立足丽水实际,实现星罗棋布在千山万壑中的乡村振兴美好愿景,关键在于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奏响新时代田园牧歌,打造世界级诗画丽水,复兴升级版农耕文明,努力争当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丽水是革命老区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共产党、对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厚感情。2017年以来,各基层党组织自觉投入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上,全市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9万余次,受教育党员群众30余万名,建成“红色基因”党性教育基地12个。深化“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完成176个软弱落后村社党组织整转,目前全市所有农村基层党组织均达到基本型以上标准,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行进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里,我们将全面落实“支部建在连上”的要求,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创新推进工作支部、服务支部、活动支部“三个支部”建设,精心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管理”,确保每一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同时,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开展打造“百名优秀书记、百个先进党支部”行动,着力培养一批能带富、善治理、口碑好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创新服务群众方式,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凝聚力。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是我们党独特政治优势。1943年11月,毛泽东同志专门以《组织起来》为题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发挥出来,乡村振兴就有了不竭动力。去年,我们高质量完成村社组织换届,创新实施“乡贤回归”工程,673名在外乡贤在换届中成功当选村支部书记。群众普遍反映,这次换届是有史以来参选率最高、选风选纪最好、选举结果最满意的一次。目前全市共建立乡村振兴讲习所1390个,充分激发广大农民的能动性、创造力,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管齐下”的乡村治理体系。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实施“组织化引领、网格化联系、集成化服务”,推行“党建统领+四个平台+全科网格”基层治理模式,实现市县乡村四级“乡村振兴讲习所”全覆盖。深入开展“乡贤回归”工程,通过上门请贤、环境引贤、制度留贤,市县乡联动实施“双千培养锻炼计划”,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和文化教化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大力开展乡风文明大行动,大力弘扬“耕读修身、慈孝齐家”,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治理婚丧陋习专项行动,全面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方式,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也是全面小康的基础保证。近年来,我市针对部分偏远山村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等问题,创造性开展农民和集体经济增收“双增”工作,总结推广了“兴办物业创收型、三资管理增效型、闲置资产盘活型、抱团集中发展型”等“十大乡村发展模式”。实现农民人均收入连续9年全省第一,累计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881个。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高质量实现“消薄”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大力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抓好农旅融合为主导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确保农民收入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力争两位数,确保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全面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深化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以产业为纽带,把农村的生产要素组织起来、整合起来、流动起来。改变千家万户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放大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合伙人”计划,通过“名誉村长”吸引、整合、调动各方资源,凝聚起推动山区乡村振兴、加快绿色发展的磅礴伟力。
(作者:张兵,系浙江省丽水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