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18日 星期三

    红船精神的新时代意蕴

    作者:李泽泉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18日 05版)

        1月25日,中央宣传部授予航天员群体“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新华社发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需要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不懈奋斗。图为陕西省汉阴县,游人在观景台上观赏凤堰古梯田。新华社发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并阐释红船精神。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上海党的一大会址,瞻仰嘉兴红船,重温入党誓词,重申我们党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我们将如何领会并把握红船精神的新时代意蕴?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呢?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之源,正如党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一劳永逸的,红船精神也是具体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继红船精神之后,我们党在推进社会革命过程中,继续谱写着自己的革命精神史,不断形塑新的革命精神,使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了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新中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形式由夺取政权向巩固政权、由武装斗争向和平建设转变,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没有变,最终任务和最高目标也没有变。正因为这样,毛泽东把我们党夺取全国胜利视作“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邓小平把改革看作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认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一再强调全党在改革开放时期要坚持和发扬革命和拼命、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压倒一切敌人和压倒一切困难、革命乐观主义和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五种革命精神。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共产党人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全党要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由此可见,就革命性质和终极目标看,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也无论革命形式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人永远都是革命者,永远都要保持革命精神,永远都要继承和弘扬作为革命精神之源的红船精神。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以红船精神为源的革命精神呢?一方面,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中,面对困难和挑战,共产党人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这是共产党人坚持和发扬革命精神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根据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坚持和发扬革命精神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要突出理想信念。要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二是要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在功成名就时,要做到居安思危、始终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在承平时期,要严以治吏、防腐戒奢;在重大变革关头,要顺乎潮流、顺应民心,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史,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就是党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鱼水相依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发扬,激励着中国人民民族精神的发扬,党的革命精神与人民的民族精神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辉映。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革命主要采取武装斗争和剧烈的阶级对抗形式进行,就表现色彩而言,革命精神明显浓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革命主要以和平建设形式进行,人民范围日益扩大,人民内部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日益与广大人民的民族精神相融合。不管是建设年代的“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还是改革年代的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都在保持红船精神底色的基础上,既体现了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红色基因,也反映了中国人民民族精神的文化传统。

        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提炼和阐释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民族精神的提炼和阐释,时常把党的革命精神与人民的民族精神相联系相并列。例如,在阐释伟大长征精神时,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又如,在论述精神时,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运用奋斗精神、战斗精神、进取精神、斗争精神等充满革命激情的词汇,还大量运用劳模精神、钉钉子精神、专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词汇,对新时代如何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等传统革命精神作出新的诠释,进一步凸显了红船精神等传统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意蕴。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这“四个伟大精神”的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也是红船精神在新时代转化为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全民族的伟大创造,是红船精神首创内涵发展的必然。全民族的伟大奋斗,是红船精神百折不挠奋斗精神的传播。全民族的伟大团结,是红船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奉献精神的发展,体现为党群团结、干群团结、军民团结、各民族团结,其中,党是伟大团结的核心。全民族的伟大梦想,是党的理想信念的现实表达,正是通过人民一个个现实梦想的实现,党的理想信念才转化为全民的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中国精神

        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人民梦、民族梦、国家梦,更是我们共产党人始终未变的理想追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中国梦与中国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上海党的一大会址,瞻仰嘉兴红船,重温入党誓词,重申我们党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进一步把实现中国梦与弘扬民族精神、红船精神等党的传统革命精神、当代中国精神相联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形塑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发扬,都是以实现中国梦为指向和目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培育和践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的领导日益融成一体,中国梦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导向,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日益相融。这就意味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下,以红船精神为源头的党的革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将日益融入当代中国精神,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

        当代中国精神就是以中国梦为现实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中介,以其海纳百川的巨大包容性,把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以及各种有利于激发中国力量的时代精神,在共同的理想信念下,熔铸在一起,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这是红船精神新时代意蕴的重要内涵之一。

        (作者:李泽泉,为浙江科技学院纪委书记、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