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
本报北京4月9日电 记者齐芳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领衔的研究团队,揭示了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原理,开发了简单、高效、标准化制备干细胞的方法。相关成果于日前在线发表在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CellStem Cell)上。
多能干细胞可以用于再生新的组织和器官,为疾病治疗和再生医学提供“种子”细胞来源,因此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如何对体细胞等进行诱导,使其“返老还童”成为多能干细胞,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焦点。曾有科学家利用化学小分子诱导出了多能干细胞,但存在步骤多、时间长、效率低、机理不清楚等缺点。
裴端卿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5年努力,开发出一套高效、简单的化学小分子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方法——化合物诱导干细胞多能性(CIP)。裴端卿介绍,该方案只需要给细胞用两种不同的“药水”依次“洗澡”,便可以将体细胞“返老还童”到干细胞的状态。这一方法比之前的方案简单、高效,所需的初始细胞量少。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多种体细胞类型“返老还童”,包括在体外极难培养的肝细胞。
这些神奇的“魔法药水”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裴端卿解释说,生命个体中的所有细胞都拥有同样的染色质,却形成了不同的器官和组织。这是因为细胞在发生可识别的形态变化之前,就因受到约束而向特定方向分化。团队研究发现,细胞的“命运”受到细胞核内部的“信息中枢”染色质的状态控制。细胞染色质的开放(1)与关闭(0)状态总和,构成了决定细胞命运状态,这种情况就犹如计算机二进制的“密码串”,进而将细胞“锁”在特定状态。正是在清楚了这一机理之后,裴端卿带领研究团队开发了简单、高效的用化学方法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新技术。裴端卿表示,由于没有引入外源基因,该方法操作简便,诱导过程条件均匀,所有成分明确、标准化,将为干细胞应用提供安全、高效的制备方法,具有广阔市场应用前景。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副主任谢欣表示,该研究方法与常规的诱导方法有显著区别,是一个全新的机制,极大提高了诱导效率,有望成为诱导干细胞的常规方法。同时,这一方法为以后设计其他化合物小分子诱导干细胞提供了技术范本。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科学家在化合物诱导干细胞的领域上互为补位,我国在化合物诱导干细胞领域上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