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航天员中心成立五十周年。五十载寰宇筑梦,半世纪求索苍穹。五十年来,一代代科研人员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矢志航天、攻坚克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医学工程发展之路,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镌刻在浩瀚太空。
创业火种生生不息
五十年,绘就一幅迤逦多姿的飞天画卷;五十年,树起一座巍峨不朽的太空丰碑。梦想的实现从党中央的高瞻远瞩起步。早在第一颗卫星“东方红”卫星发射前,党中央就制定出把中国人送上太空的计划。经钱学森同志倡导和推动,1968年4月1日,宇宙医学及工程研究所光荣诞生了,这就是中国航天员中心的前身。创业者们借址办公,在1968年到1970年的3年时间里,先后三易办公地点,还曾在操场上搭起33顶帐篷,一边抓科研,一边搞建设。物质的匮乏并没有难倒创业者们。在起步晚、差距大、条件差的情况下,他们瞄准“打破美苏空间垄断,为中国人早日上天作贡献”的目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承担了“曙光一号”飞船生命保障和环境控制系统研制,开展并完成了53项主课题任务,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套航天服、第一批航天食品,选拔出20名待训航天员。
但就在各项工作如火如荼展开时,由于种种原因,“曙光一号”任务被按下暂停键,中心是否有继续存在的价值也引起了广泛议论。在这紧要关头,钱学森同志亲临中心关怀指导,力保中心编制不撤、科研方向不变、骨干队伍不散。从1983年到1985年,中心的人员编制从900人减到450人,再减到360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保存了宝贵火种。
“只要国家坚持发展载人航天,航天医学工程预研就必须坚持!”面对困境,中心全体科研人员初心不改,他们克服编制缩减、经费不足等困难,坚持开展航天医学跟踪性研究、航天人—机工效研究、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与航天生物医学工程(搭载)研究,主动承担起其他与载人航天相近的研究项目和试验任务,为后续载人航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关键技术频频突破
伴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脚步,中国人再次聚焦魂牵梦萦的太空。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作出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心科研人员期盼已久的载人航天事业迎来了新的曙光。
然而,此时距加加林首次遨游太空已过去31年,距阿姆斯特朗“迈出人类一大步”也23年了。面对差距,中心作为国内唯一从事航天医学问题与相关工程技术研究的专业单位,肩负起航天员选拔训练和相关产品研制的艰巨任务,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投入少、见效快、后劲足的航天医学工程发展道路,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9类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完整的航天员选拔训练体系;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员健康保障机制;突破和掌握了航天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关键技术;自主研制了以“飞天”舱外航天服为代表的航天员系列化功能服装;研制生产了6大类上百种航天食品;设计并完成了近百项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提出了飞行器设计和飞行试验各个阶段的医学要求;设计了企鹅服、太空跑台等多项失重防护措施;创建了航天工效学评价体系。
伴随着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中国航天员中心向着世界一流的标准大步迈进,先后建成了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航天食品与营养工程实验室、航天员健康中心,参与了“火星500”国际试验,组织了“绿航星际”4人180天密闭舱驻留等一系列大型科学试验;广泛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组织了“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太空探索者年会、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中欧航天员培训等合作项目,在世界舞台响亮发声。
飞天成绩屡屡刷新
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14名优秀飞行员庄严宣誓:“我自愿从事载人航天事业,成为航天员是我至上的光荣……”2010年5月,又有7名飞行员光荣地加入到这支队伍,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太空与天空仅一字之差,但从优秀飞行员到合格航天员却需要经历千锤百炼。全体航天员以惊人的毅力不断挑战极限、磨砺飞向太空的本领。迄今为止,有11名飞天英雄踏着烈焰升腾,一次次将祖国荣耀写上太空。
五十载风雨兼程,五十载筑梦九天。中心全体航天人迈着坚实的步伐,一步步走向世界航天科技的高峰。在“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引领下,一代代科研人员在科研实践中形成了矢志航天、团结攻坚、科学求实、创业奉献的“腾飞精神”,锻造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发明专利173项。航天员大队等3个集体被授予荣誉称号,11名航天员被授予“航天英雄”“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4人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18年初,航天员群体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英雄事迹在全国广泛宣传,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肯定。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如今,建设航天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空间站时代的蓝图已经绘就,在筑梦九天的路上,中国航天员中心将书写辉煌灿烂的崭新篇章。
(本报记者 章文 本报通讯员 朱霄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