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计民生】
3月3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委员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高于天,必须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坚持‘零容忍’,哪怕有百分之一的不合格,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
到2020年,国家统一安排计划、各地区有关部门每年组织实施的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千人4份。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7%以上。
2017年,食药监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抽检了23.33万批次食品样品,总体抽检合格率为97.6%,比2016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达到99.5%,比2016年提高0.7个百分点。(数据来源:新华社)
1.监测网络已经构建
“5年来,国家卫计委建立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从省、市、县延伸到了乡村,对涉及老百姓餐桌的约30大类食品,建立了含有约2000万个数据的风险监测大数据库,全面完成了5000余项食品标准的清理整合,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框架体系。”谈及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卢江委员给出了一连串数字。
“仅从蔬菜看,2001年,在5大城市各类蔬菜的16种农药监测中,合格率只有62.5%。2017年,在155个城市各类蔬菜的58种农药监测中,合格率已达97%,针对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5大类产品109个品种94个参数监测的总体合格率为97.8%。”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静委员同样用数字说话,“可以说,我国当前已经建立了法律法规保障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回顾过去几年,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代表感受到,食品安全重大事件正在逐年减少。
2.惩戒力度尚待强化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食品安全领域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卢江委员指出,随着新型环境污染物的不断涌现,食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广泛应用,加上不法商贩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花样翻新,一些未知风险因素不断进入食品链,对食品安全科研技术水平提出了严峻挑战。
王静委员对此表示认同:“我国目前针对生物毒素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重点监测的指标体系还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缺乏评估所需的技术支撑和数据基础。特别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业生态效益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缺乏,技术储备尚不足。”
除了技术缺乏,朱列玉代表认为,惩戒力度也是一个短板,“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对食品安全的不法行为量刑过轻,真正以制造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实刑的比例较低,经济处罚也较轻,警示作用效果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受利益驱使,一些不法分子依旧会抱侥幸心理生产、贩卖有毒有害食品”。对此,朱列玉代表建议,应对制造有毒有害食品的不法分子进行重判重罚,同时建立有毒有害食品侵权惩罚性经济赔偿制度,达到真正的惩罚目的,不能让犯罪者在衡量犯罪成本与守法成本之后,仍然认为犯罪成本低于守法成本,进而实施犯罪行为。
3.调整机构形成合力
从农田到餐桌,要保卫“舌尖上的安全”,技术支撑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
卢江委员表示,目前尚无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式统一权威的国家级食品安全技术支撑机构。食品安全技术支撑力量分散在农业、卫生、食药、质检等部门,资源共享难,影响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
作为科研人员,王静委员表示,应由财政和科技部门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重大专项,同时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推动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投入格局,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体系,有计划地培养食品安全相关人才。
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其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负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等。“我认为,整合各部门技术支撑机构,建立统一、权威的国家级食品安全技术支撑机构,会真正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卢江委员说。
(本报记者 杨舒 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