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青岛市即墨区龙泉河畔清幽的小径上,看白鹭轻盈地划过清澈水面,让依河而居的老人们仿佛又回到童年时光。对于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即墨人来说,节能减排、环境考评的数据达标是“硬杠杠”,而看得到碧水蓝天才是最直观、最真切的感受。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即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1.4%,同比改善18.7%。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高楼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街道干净多了,即墨越来越有大城市的样子。”开了十多年出租车的孙师傅对于即墨城区面貌的变化感触至深。城市“颜值”的变化从环境卫生的提档升级中可见一斑。在路面上用特制的铁框圈出1平方米的地方,仔细收集其中的尘土,然后放到电子秤上称量,超过5克即为不合格——在“以克论净”精细化高标准管理引领下,即墨区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围绕“品质即墨”的建设,即墨区着眼全局、科学谋划,主动对接融入青岛城市发展布局,推动城市现代化、品质化发展。在规划布局、城市设计、特色街区打造、建筑风格、城市色彩等方面用心用力,道路畅通、基础配套、拆迁改造等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绿化提升工程的实施是“品质即墨”的又一民生工程。目前,即墨区建设了马山地质公园、环秀湖公园、盟旺山公园、滨海公园等8处大中型休闲公园和枣杭公园等14处街心健身休闲公园。到2020年,即墨城区公园、游园绿化面积将达1146万平方米,实现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保持在8.5平方米以上。
民生为本 共建共享
“水清了,鱼多了,沿岸的风景也一天天变美了。”从小在龙泉河边长大的老吴,对龙泉河有着特殊的感情。
打造水清岸美的市民亲水空间,让河道成为城区流动的风景,让城市愈加灵动。按照这一思路,即墨区开始实施城区内墨水河和龙泉河改造工程,开展了清淤、截污、拦蓄水以及道路、景观、亮化、绿化等一系列工程。
此外,以“绿色生态、休闲乐游”为目标,以“水绿共吟•墨龙交响曲”为设计理念,沿河建设绿化带,绿化面积190公顷,打造四大景区及九处主要景点,构建生态、文化、活力、宜居的城市滨水泛文化风光带。
水清天蓝,秀美家园。今年,“即墨蓝”多次成为在青岛市民朋友圈刷屏的主角,一幅幅蓝天之上、白云点点之景勾勒出即墨人对大气治理的美好向往,也成为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完美缩影。
绿色主导 引领发展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条底线,也是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即墨区以绿色发展为主导,推进经济结构升级转型,严格环境准入,限制污染项目进入,以对全区人民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保护好即墨区的绿水青山、碧海蓝天。
即墨区严格控制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两高一资”项目。近年来,即墨区已拒批12个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全区实施清洁生产审核75个、循环经济项目40个,40余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即墨区还入围了首批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
在即墨区,生态文明建设绿了城镇,也美了乡村。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立足地形地貌和生态禀赋,建设有地方特色和优良生态的风情小镇,全区共创建国家级生态镇10个、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镇3个、生态村4个,获得了“省级生态市”荣誉称号。今年开始,即墨将对村庄老旧的管网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并将抓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80%村庄的污水得到有效处置,加快天然气管网向镇村延伸,2018年底实现全区域管道天然气“镇镇通”,到2020年底,管道天然气覆盖80%的农村社区。
生态文明建设已是即墨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当然,生态文明建设也在即墨区持续释放出绿色发展的红利。今年,即墨部署了“增亮、扩绿、添美、治乱、促洁、护安”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座“颜值”高、“气质”好的品质城市款款走来,在这里,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市容更整洁了,城市更宜居了,百姓更幸福了。 (吕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