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西河上游,方圆几百公里的戈壁大漠上,一条公路蜿蜒连接起嘎查的120家牧户,沿路的梭梭树和挺拔的胡杨见证着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20年如一日的呕心沥血和无私奉献。牧民间传扬着这样一句话:“她帮助过的人,就像草原上的羊群一样多。”她就是赛汉陶来苏木孟格图嘎查党支部书记乌云苏依拉。今年3月,她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成为内蒙古首位获此殊荣的人。
乌云苏依拉从1997年起担任孟格图嘎查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20多年。起初,她只有初中文化,不会汉语,是个地地道道的蒙古族“牧羊女”。为了不辱使命,她一边工作,一边报考了党校函授班,不懂汉语,就向字典学、向身边的人请教,“自己只有先把这个政策弄懂了、学透了,才能给老百姓讲明白,也才能落实到位。”两年时间,她圆满完成大专学业,成长为一名懂汉语、政策理论水平扎实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
额济纳旗常年干旱少雨,风沙肆虐,由于过度放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2000年,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额济纳旗开始实施转移发展战略,孟格图成为搬迁转移的嘎查之一。让祖祖辈辈以放牧为生的牧民离开世代生活的草原到城里去,多数牧民想不通,害怕搬出草场后生计无法保障。乌云苏依拉对农牧民的担忧感同身受,她也深知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她带着嘎查干部深入牧户,一户户讲政策、说道理,组织乡亲们前往其他搬迁新区参观,让他们切身感受搬迁转移后生产生活的新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两年时间,孟格图嘎查就在全旗率先完成了搬迁转移、退牧还草工作。
搬迁只是第一步,更大的挑战是如何让搬迁的牧民“稳得住、富起来”。“我必须给乡亲们带个转移转产、勤劳致富的好头!”乌云苏依拉说。经考察调研,她发现纳林高勒新区还没有一家以全套经营蒙古族食品为主的特色餐馆。2005年,她带领一家三口迁入移民新区,拿出全部积蓄,贷款10万元开办了首家餐馆——孟格图饭馆,安置了20多名牧民就业。由于风味独特、服务热情,孟格图饭馆很快火了起来,如今一年纯收入达50多万元。
乌云苏依拉说,党员的先进性要体现在帮助群众致富上。有了成功的经验,乌云苏依拉现身说法,鼓励农牧民大胆创业、自力更生。这几年,乌云苏依拉为牧民协调贷款累计2400多万元,全嘎查120户牧民中81户成功转移到纳林高勒新区,39户成功转产就业,从事餐饮、旅店、运输、修理等第三产业,每家收入都在6万~20万元。孟格图嘎查的农牧民年人均收入也从10年前的2000多元达到现在的1.8万元。
“用爱心诠释党心,用党心温暖民心。”乌云苏依拉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能把苦水变成甘露的事,我们不去做就是失职,党的好政策不仅要会讲更要会做。”
在孟格图嘎查,由于牧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很多惠民政策落地后牧民搞不懂、不会用、用不好,乌云苏依拉总是在第一时间解决个中问题,使惠民政策有效落实。
前几年,政府免费为每户牧民家庭配备了健康小药箱,但有些牧民和老人看不懂药品说明书,经常乱吃药;政府为偏远牧民每户免费配置一台饮用水的过滤设备,因不会安装,有的牧民把过滤的大水桶变成了饲料桶。乌云苏依拉只好和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讲解用药方法,找技术人员帮忙安装滤水器。
不只是乌云苏依拉,在她的带动下,嘎查里启动了爱心联动工程,嘎查里的富裕户纷纷主动承担起帮助身边困难牧民的担子。老嘎查书记根登家作为典型的党员中心户,先富起来后,也开始帮扶有需要的牧民,“能帮就帮”的暖心之风吹遍整个嘎查。今年70岁的老书记根登告诉记者:“乌云书记三五天就会来看望我们一次,询问还能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乌云书记腿上带着病,还是克服种种困难来关心我们。”
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占嘎查一半人口的女性都能收到乌云苏依拉送去的礼物。面对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的荣誉,乌云苏依拉表示,这是国家对她所做工作的莫大肯定。这几年,嘎查里人们的思想观念都有了转变,特别是农牧区的妇女们,精神面貌更好了。她说:“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推动农村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策,明确了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接下来,我们也要多支持妇女创业,重视文明家庭、美丽家庭的评选,投入更多的精力关爱老年人和残疾妇女。”
(本报记者 高平 本报见习记者 张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