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处渤海之滨、古运河畔的河北沧州,坐落着一所环境幽雅、景色宜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沧州是战国时代名医扁鹊及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刘完素、近现代中医学界泰斗张锡纯的故乡。沧州医专承载着弘扬“河海之城、文武沧州”文化脉系之一——医药文化的重任。薪火相传一甲子,桃李芬芳六十年。在60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扎根地方、服务基层,走出了一条特色与内涵发展的道路,为社会培养了近6万名卫生技术技能人才,有力推动了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如今,学校占地面积1024亩,在校生10000余人,教职工600余名,设置专业21个。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2016年,成为首批河北省优质专科高职院校;2012年至今,连续两次蝉联“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站位高远谋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彰显未来。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学校审时度势,科学制定了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办学定位准确、产教医教融合、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水平领先的优质医学专科学校的总目标,明确了“立足沧州、面向基层、服务河北、对接京津”的办学定位和“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学校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宗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补齐短板,凝练特色,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坚持推进医教协同、校企合作,创新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招生、培养、就业、科研、服务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关键,致力于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近5年来,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5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达到92%以上。
引培并举聚英才
要发展,人才是强校之基。学校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聚集领军人才,构建“最强大脑”。以特聘教授、客座教授等形式“柔性引进”高端人才,他们定期来校工作,指导专业建设、科研项目攻关、学术团队培育等。提高人才队伍建设质量,用活政策聚集人才,近5年,引进博、硕士研究生120余人、校外专业带头人20人。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建立“传、帮、带、促、导”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培育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形成了普通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的梯次培养机制。建立了校内培训、企业实践、学历进修、国内外访学等培养培训体系,鼓励并支持教师在职学历提升,每年安排一批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双师素质专业教师达85%以上。探索“校院(企)互聘互兼”培养模式,实施校院(企)人员结对提升计划,建设大师名师工作室6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3个。建成科研创新团队7支、研究所4个。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名师2名、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2名。教师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175项,主编教材著作84部,发表论文1252篇。多个教师团队在全省、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奖。
质量立校强内涵
续航致远,质量为先。要壮大,质量是立校之本。学校主动对接社会人才需求,优化专业结构,近5年来,新增健康管理、中医学、预防医学、药品生产技术、心理咨询、中药学等8个专业。按照“做强临床医学类专业,做优护理类专业,做精医技类专业,做大药学类专业,做实健康服务类专业”的思路,重点建好5-6个重点专业和相关优势专业,以骨干专业为龙头,建设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医学技术等七大专业集群。全力打造高水平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为依据,构建基础共享、岗位对接、能力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实施“2+1”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订单式”培养,与多家部队医院、10余家地方医院、药企组建“订单班”20多个,“订单”学生留用率达到80%以上,形成了“入学、培养、就业”直通车。深化真实应用驱动的专业教学改革,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动“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完善校企(院)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实习就业共担的合作制度,引入行业企业(医院)、社会第三方全面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近5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70多项省级以上奖项,其中国家级50多项。目前,建成全国健康、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骨干专业1个、校级5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优质核心专业课程54门,网络课程100余门;出版工学结合教材30余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
产教融合育人才
“产教融合、校企(院)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命脉之门。学校积极践行产教深度融合、校企(院)多元合作,成立了“政校行企(院)”四方合作的学校理事会、校级专业指导委员会,企(院)合作专业覆盖率达到100%,形成了以校企(院)合作办学、现代学徒制实践、工学结合、技术研发与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五种校企合作模式。在3个专业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组建了“扁鹊中医传承班”“康复学徒实验班”。通过校企(院)共建专业、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共享共用师资、共建实训平台等方式,实现与企业、医院的无缝对接。校内建有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床位1100张、示教室40个的综合性附属医院,实现了“校院一体化”;建有15000多平方米的高仿真医护实训中心,以及具有真实场景或仿真实训室200余个;校外建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带就业基地100余个。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快、实践水平高。
智慧校园显成效
学校坚持规划先行,推进“数字校园”迈向“智慧校园”。目前,有线与无线网络覆盖全校;建成了一卡通系统、统一身份证认证平台;建设了网上办事大厅;建成了数字图书馆与档案馆、移动APP、微信平台;建设了移动互联的课堂、泛在的学习资源环境,推行个性化、智慧化学习方式。推进国家、省、校三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牵头或参建4个专业的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5门课程参与子项目建设,按照省级标准,建设5个专业教学资源库、20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成教师网络课程录播室6个,打造了30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引入优质在线课程200余门;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改造与建设,建设新型智慧教室60个。2018年月1月,学校作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顺利通过中期评估,获得授牌。
文化铸魂彰活力
多年来,学校秉承优良文化传统,汲取时代先进文化精华,对接融合院企优秀文化,用文化助推学校品质提升,形成了“追求卓越”的医专精神和“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的育人理念;凝练了校训——厚德笃学、博爱精医;校风——乐业奉献、同心奋进;教风——爱生敬业、博学善教;学风——勤学善思、循理致用;与校歌、校徽一起,共同成为学校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了“科学理论武装人,课程教学培育人,优良环境陶冶人,文化引领规范人,服务教育启发人,社会实践锻炼人”的全员育人体系。注重“地域”文化教育,充分利用名医扁鹊等一批代表人物,弘扬、传播“仁术济世”的思想精髓,使学生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逐步形成了“有精神传承、有文化品格、有责任担当、有活力迸发、有特色彰显”的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学校先后获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河北省教育系统优秀服务品牌等荣誉。
文明创建谱新篇
学校高度重视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铸魂筑梦、以文化人,坚持把握标准、着眼发展、整体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注重实效,不断提升创建工作质量。坚持思想引领、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创建活动全过程,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一流专科、一流专业”创建目标,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谋篇布局,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思想政治工作铸魂,以校园文化建设养气,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优化育人环境,实施了创建文明校园系统工程:即瞄准一个目标——创建文明校园,坚持一个根本——立德树人,着力五个提升——思想道德、师德师风、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活动阵地建设。坚持落实创建责任,突出创建主题,紧扣创建指标,拓展创建成效,夯实创建基础,营造创建氛围,落细落实工作举措,把创建工作贯穿到师生的学习、工作和实际生活中。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呈现出办学兴校的新风貌、新气象、新局面,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志存高远续远航
乘浩浩长风,破滔滔巨浪,云帆垂天,直济沧海。今天的沧州医专,基于60年的办学底蕴,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校上下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创新引领,开启建设优质、一流专科学校的新航程,向着建设产教医教融合、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优质专科学校的发展目标昂然奋进,同时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来校指导、合作办学! (陈勇 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