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历年惯例,作为光明日报派驻北京市的记者,我从一月份就开始着手安排“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春节前夕,我前往北京市北部的顺义、平谷、密云三个远郊区,看当地的老百姓红红火火地筹备春节,又走进一部京味儿儿童剧的排练现场,感受充满人情味、文化味的首都新春。
在顺义区张镇,一年一度的灶王文化节如期开幕。开幕式上,数十位身着传统民俗服饰的灶王爷、灶王奶奶从莲花山滑雪场的专业赛道上飞驰而下,格外精彩。近20项非遗技艺展示与民俗文化互动在文化节集中亮相,乡土味十足的民间花会展演活动吸引了大量首都市民。
平谷区刘家店镇是北京大桃的主要产区,我在夏秋季节来过多次,寒冬腊月再访刘家店才知道,原来种大桃一年四季全有活干,甜美的大桃是由辛勤的汗水浇灌的。桃农在冬天需要给桃树剪枝。过去,枯枝败叶是农民的一大负担,没有办法,只好焚烧。今年,农民将没用的桃树枝送到村里“生态桥”农业生态循环园工程点,由技术人员加工制成有机肥料,变废还田。
临近春节,北京各大高校都放寒假了,而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季景书却格外忙碌,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帮农民过一个富裕的春节。此前,他由组织选派担任密云区大城子镇张泉村第一书记,今年他联手有实力的APP平台在网上销售密云山区土特产品,受到城里人的青睐。
2月8日,首都春节文化活动新闻发布会如期举行,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庞微特别提到,春节期间,京城将汇聚一批中外经典童话剧,为小朋友带来视觉盛宴。其中,京演民族宫大剧院将上演京味儿童剧《发小儿天台之八臂哪吒城》,是由一批70后、80后北京人原创的。
追寻着这个线索,我四次前往《发小儿天台之八臂哪吒城》的排练、演出现场,同主创人员聊天,受邀和他们一起打磨剧本。在采访中,我深深为这些北京发小儿的情怀所感动——一部没有大明星、没有大IP、没有大投入的儿童剧,几乎可以和“不赚钱”画上等号,支持他们干下去的信念,就是呼唤老北京人、新北京人拉起手来,让彼此的孩子成为发小儿,留住属于这个时代的乡愁记忆。
(本报记者 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