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当前,多地扶贫攻坚扎实推进,成效显著。然而,也有少数地方落实这一时间表还停留在统计表格上、工作表面上和会议表态上,若不扭转这种“表态式扶贫”现象,可能会延误扶贫攻坚的大事。
记者春节前夕调查扶贫工作发现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中央提出的“一户一策”扶贫措施落实不到位。比如,有的贫困户“养头牛就当项目,种点菜就算产业,打个工就是发展”,本该记录翔实的扶贫户手册除了名字外一片空白,一问才知扶贫干部下到村里只顾院子里填表格、羊圈前拍个照。
二是离中央提出的脱贫期限不到三年时间,少数地方扶贫工作还停留在表面上,说起整体规划头头是道,实际上并没有抓手。
三是一些扶贫干部表态多行动少、调门高落实差。记者采访发现,有的贫困户精准扶贫贷款刚发放几个月就被认定“脱贫”,严重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在脱贫验收时,部分收入被夸大。
应该承认,有的地方发展落后,经济底子薄,项目吸纳能力差,加上环境恶劣,发展空间小,群众致富的路子窄,扶贫工作确有难度。
扶贫不是一锤子买卖,把这一工作做实,要着眼于贫困地区的条件和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不光要扶“口袋”,更重要的是出思路、找依托、定项目。
扶贫是攻坚战,反贫困斗争是持久战,打硬仗必须有硬作风,务必扎根农村、心系群众,办实事、求实效;同时,还要加强问责,对“上面喊破嗓子,下面不挪步子”的消极行为要严查细究,莫让“表态式扶贫”误了大事。
(原载于新华网 作者:姜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