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密码】
“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很抢手,在校期间就会被各大企业‘预订’,刚工作年薪就能达到20万元!”2018年初,某教育机构的大学报考辅导会上,专家向家长和学生描述着这样的前景。
“找工作容易,就业前景好,薪资待遇高!”现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读博的陈智强向记者证实。“我院研究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100%。”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介绍说,“超过70%的学生进入国企央企、全球500强或国内外著名IT企业就业。”
“几家欢喜几家愁”。用人方却面临窘境: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供不应求,有媒体报道称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500万,供求比例仅为1∶10”。“坑多萝卜少”,供需严重失衡。
“由于过去缺乏足够的存量企业和教学资源,导致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期时,现有的人才储备不足。”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陈自富指出,尽管这一新兴产业出现人才缺口属正常现象,但它反映出我国高新技术人才培养机制的深层次问题。
问题迫在眉睫,必须尽快解决。
1.人工智能教育应建立在更全面、更客观、更清醒的认知之上
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的观点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2017年7月,国务院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强调“加快培养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规划》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行战略性部署,确立了“三步走”目标。“第一步”便是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国际第一方阵,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有力支撑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段伟文指出,“根据《规划》,我国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要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相关人才需求的缺口无疑是巨大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陈自富看来,“加快培养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的目标不仅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呼应,而且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重要驱动力。在国家层面“加快引进全球顶尖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同时,高校如何把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和储备,成为高校教育的重大课题。
“从智能革命及其将引发的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问题不再是未来人工智能产业有多大的人才缺口,”段伟文指出,“其焦点问题将是整个教育、培训和创新的政策举措如何顺应时代要求,适应智能革命带来的全局性变革,从而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人工智能教育应建立在更全面、更客观、更清醒的认知之上。”
2.建立一级学科的目标要尽快落地
尽管将人工智能或智能科技设为一级学科的提议,已经被高校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吴飞坦言,目前参与到人工智能产业中的人才,大多来自与人工智能有关联的计算机科学、自动化等专业,而非人工智能专业本身。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刘冀伟指出,目前,在国家教委的名录中,还没有人工智能正式的本科专业,一级学科也没有设置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学科,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办学都是在自动化、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等专业的“帽子”下办学,其层次已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智能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
无论从人工智能本身的内涵和外延,还是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来看,人工智能都远远超出一个单一专业的体量,应该是一个专业类。刘冀伟表示,仅就已有专业来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等专业,都应该是人工智能类专业的家庭成员。
《规划》鼓励高校在原有基础上拓宽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内容,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重视人工智能与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一个行业、一个领域的发展不能只依靠单一专业的人才。”吴飞指出,从长远来看,人才培养必须克服滞后性,也要克服专业的单一性,要把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与其他行业人才的人工智能培训结合起来。
从人工智能发展及社会需求的角度看,人工智能类专业极有可能衍生出诸如机器感知与理解、机器学习、知识工程与知识处理、智能自主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等专业,进而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独立互补的人工智能类专业大家族。这意味着教育者必须用开放的态度和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来统合人工智能教育。刘冀伟指出,“总之,一个健全的人工智能方向的教育体系,必须尽快建立起来”。
3.市场怎么要,我们就怎么给
“重视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同时,要大力推动应用研究和场景落地。基础研究往往是全球性的竞争,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国情和制度差异,各国在应用研究和场景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应该寻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边际产出较高的突破点。”陈自富指出,在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社保、城市管理、医疗等方面数据资源比较丰富,行业信息化应用相对成熟,其在人工智能应用上的投入越多,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就越明显,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在这些方面给予加强。填补人工智能人才缺口,需要有更广阔的视野、更长远的计划。
教育对接市场、符合社会需要和基本国情,是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跨不过去的坎。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是《规划》提出的要求,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扎实的专业基础、高水平的动手能力、务实求真的工作态度,一样都不能少,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知识技能符合市场需求。”吴飞介绍,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坚持以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计算机领域高级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办学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和工程系统开发的高端人才。同时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校友创办的企业越来越多,成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学院根据就业市场与学生特点,采取多项措施,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先后举办了十届就业指导月活动的建设,旨在夯实学生的知识,增强实操能力,为毕业生搭建了与企业直接交流的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2002年,十几年来致力于建设集成电路、嵌入式到云计算、大数据等专业。2017年开办人工智能专业,学院始终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着力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北航软件学院党委副书记、人工智能专业执行主任王亚介绍,依托北航的资源以及丰富的工程教育实践经验,软件学院和知名互联网公司联合共建,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继续践行新工科理念,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和产业生态建设的相生共融。
“新建的人工智能专业方向受到产业界和考生的高度关注和认可,报考学生踊跃,2017年招收人工智能专业方向非日制研究生122人。”王亚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面向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为支撑国家战略发展,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人才。同时,面向新经济开展专业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4.使人才真正为智能化社会服务
近年来,中国高校培养了一大批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研发力量逐渐壮大。吴飞介绍,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2017年11月数据统计,浙江大学计算机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列世界第30位;2018年THE(泰晤士报)世界大学专业排名中浙江大学计算机学科列第45名。
但在专家们看来,教育之重,不只在于培养人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也不只体现在技术领域、经济领域。他们已经考虑到——人类与科技融合、人机共生境遇下的文化创造力,将深刻影响人类文明的未来,我们必须通过教育赋予其正确的价值导向。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依然需要突破很多瓶颈。”段伟文指出,“根据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等八大智能,其中的很多方面,目前的人工智能尚未涉及。”
因此,许多专家达成共识,认为当代教育与学习变革的重要目标,要上升到“学以成人”的局面——使人成为智能化社会中有价值的存在,使人才真正为社会服务,保护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人的独特性、创造性、交互性、情感性以及人类尊严,用教育为人类未来构筑起一把文明的保护伞。段伟文表示,如果中国要在人工智能的国际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关键在于培养和吸纳更多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而不只在于培养一般的应用人才。
未来的教育必须转换视角,即从人类与科技分离和人与机器对立的二元视角,转向人类与科技融合和人机共生的系统协同视角。段伟文指出:“如果说未来社会将走向人类与机器人、智能自动系统等人工智能体共存的泛主体社会,那么人应该担当其中的主导者、创新者和决策者。这就对未来的教育与学习提出了新的总体目标:用教育和学习支撑人在未来智能化泛主体社会中的认知力、创造力和领导力。”
(本报记者 彭景晖 刘博超)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光明日报国内政治部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