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地方两会】
本报济南1月30日电(记者赵秋丽、李志臣 通讯员郭玲)“专家以‘应然状态’畅谈教育,基层却以‘实然状况’应对实际,一边是谈理想,一边是谋生存,难以对接。”日前,在山东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教育界别分组讨论上,山东省政协委员、临沂一中校长李世良的一番发言打开了在场人员的话匣子。
李世良说,学生负担重,专家提倡给孩子“减负”,减少作业量、提早放学时间等措施在理论上的确说得通,但一旦政策落实,着急的是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他们会把孩子送到“小饭桌”、托管班,孩子并非快乐成长,而是在压力与焦虑之下挣扎。
“学生课外负担重,并不是因为作业多而重,而是因为没有兴趣。”山东省政协委员、青岛第二中学校长孙先亮表示,减轻课外负担需多管齐下,首先要对学生课外负担实行底线控制,其次制定山东省中小学生发展质量标准,最后加大对课外辅导机构的治理力度。
山东理工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张思灵表示,山东是教育大省,其发展正处于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阶段,面临着一个从大到强的转变。目前高校重视科研,但在教学方面,教师投入精力不足,本科教学的改革建设没跟上。高等教育注重内涵式发展,应加大本科教育的投入与改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