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5日 星期五

    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落脚点

    作者:史瑞杰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5日 11版)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其落脚点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落脚点不仅抓住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关键,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和重大发展。

    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美好生活与以人民为中心紧密并具有内在逻辑地联系在一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坚持”,反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说明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的突出位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突出贡献在于,这是既“见物”又“见人”的发展观:“见物”就是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见人”是指“全体人民”“最广大人民”,这是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价值指向。这里的根本立场和价值指向不仅与以往一切剥削阶级的价值指向根本不同,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鲜活运用和具体实践。我们评价一个社会制度公平正义与否以及公平正义的程度,是看这个社会的受益主体是少数人、多数人还是每个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代分配正义将价值主体指向统治阶级或贵族;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分配正义虽然扩大了主体的受益范围,但并未解决和处理好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除了劳动力一无所有,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公平和不正义。正因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从“全体人民”“最广大人民”,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不仅充分证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是最先进的理念,而且充分证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保障的共同富裕道路是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康庄大道。

    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用十个“更”做概括,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二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要满足这类需要,就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落脚点,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被多次强调,这是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发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和重大发展。

        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和全面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马克思曾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在马克思看来,“富有”和“贫困”已经具有全然不同于“国民经济学”的含义,“富有的人和富有的人的需要代替了国民经济学上的富有和贫困”。贫困不仅是指物质财富的缺乏,更是指需要的单一,“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亦即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最终目标,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一脉相承。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的主体基础和保障,二者处于相互作用过程之中。

    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接续奋斗久久为功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日益增长,而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是一个过程,必须通盘考量、协调解决,才能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这一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为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指明了方向。

        要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同时还要量力而为,合理引导预期,促进美好生活需要的多层次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要处理好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的关系。美好生活是干出来的,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持续用力、接续奋斗、久久为功。

        要处理好人人尽责和人人享有的关系。每个人都既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又是共享伟大实践成果的主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人人都是参与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人都是创造者;共同富裕美好生活,人人都是享有者。要实现人人尽责和人人享有的有机统一,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作者:史瑞杰,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