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经济新气象】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其中,库存较多的玉米继续调减,市场短缺的大豆继续增加,农业去库存、调结构呈现出新的良好态势。
今年是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田野上响起一曲以“绿色”“改革”和“创新”为主旋律的协奏曲。
从“吃饭农业”转向“品牌农业”
前不久,我国首个以品牌扶贫为特色的电商平台在京成立,这一平台将把来自贫困地区生态无污染,选用优质品种,原生态种植的绿色农产品带给消费者。
“当前农产品的品牌化发展严重不足,普遍停留在地域特产层面。”对于我国品牌农业发展,国内主要运营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日月昌集团董事长卢明昌分析。
专家指出,多年来,一方面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增产,另一方面粮食进口持续增长,暴露出我国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有效供给不足、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农户粮食产后服务能力较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粮食质检体系不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尚需加强建设;优质绿色粮油产品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这三个方面。”国家粮食局新闻发言人陈书玉分析指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经反复调研论证,提出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解决供给结构性矛盾等突出问题,力争到2020年把全国产粮大县的粮食优质品率提高30%左右。”
当前,面对粮食价格的“天花板”,以及补贴支持的“黄线”,依靠粗放式生产维持种粮收入持续增长的模式难以维系,迫切需要通过生产结构调整和生产经营方式转变获取促农增收的新动力。
在此背景下,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走优质品牌之路,将通过引导农民种植结构调整,为农民提供产后服务,建立起促农增收的长效机制。
洛川苹果、五常大米、西湖龙井、赣南脐橙……以品牌发展之路为引领,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的优质农产品正在推动中国农业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吃饭农业”向更加倚重质量和效益的“品牌农业”扬帆跃进。
从追求产量转向追求特色
秋收后的冬季农闲季节,河北省安国市东河村却是另一番忙碌景象。村口的田野里,不少村民在忙着晾晒金黄色的瓜蒌,这些中药材成为田地里助农增收的“金钥匙”。
东河村党支部书记田杏军介绍,村里每年从全国各地采购鲜瓜蒌近万吨,加工瓜蒌产品占全国中药材市场瓜蒌总量的80%以上。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壮大优势产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基础工程。通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激发出了农业新价值,农业的新业态更为农村带来新活力。
不远的将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的“田园综合体”,将以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新动能。
在全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黑龙江,今年全省继续调减籽粒玉米面积1000万亩,大力发展蔬菜、鲜食玉米等特色作物1000万亩。
在转型中谋变,在谋变中提质,农业结构调整透射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希望。
从规模发展转向绿色发展
今年7月,正是玉米拔节时,河北省衡水市下博村的种粮大户石福林却说这一年轻松许多。作为季节性休耕试点村之一,下博村的村民从收完小麦种玉米转变为只种一季玉米,领取每亩500元的休耕补贴,延续了十几年的对抗性耕作转变为适应性耕作。
2016年,农业部会同中央农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联合印发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2017年,轮作休耕面积扩大到1200万亩,轮作重点集中在曾经遍布大豆与高粱的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休耕集中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区、湖北湖南重金属污染区和贵州云南等生态严重退化地区。
对待土地的态度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体现着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型,“以退为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也正在鱼米之乡演进——
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存栏调减已超过1600万头,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逐年提高,利用率已接近60%;
全国秸秆还田面积达7亿亩,牛羊粗饲料70%左右来源于秸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2%;
以坚持“一控两减三基本”、坚决打赢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为重点,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农膜回收、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五大行动,着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我国农业正在大步迈向绿色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