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实景演出的开山之作《印象·刘三姐》近日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其经营公司因严重资不抵债,向广西高院提出破产重整申请。每年销售收入1.8亿元,年利润近1亿元,堪称中国“最赚钱”的演出,却落入“破产”的境地,《印象·刘三姐》光鲜演出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幕”?《印象·刘三姐》还能否续演?文化金融应怎样良性互动?面对“凶猛”的资本,文化人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这个事件对文化产业有哪些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运行良好”却“经营不善”
两公里水域、12座山峰,组成了表演的大舞台,山水间600多名演职人员尽情挥洒和绽放,“一个比生命更久远的传说,一座与地球同年龄的剧场。最悠闲的座位叫作青草,最美丽的厅墙叫作空气,最奢华的剧场叫作自然,最宏大的演出叫作山水。”《印象·刘三姐》开创了山水实景演出的先河,不仅让国内外观众了解到广西的经典山歌和人文风情,也极大带动了阳朔县乃至桂林市的旅游业,还成为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的标杆项目,将实景演出的模式示范给其他区域。
“白天是渔民,晚上是演员”,这是十几年来,不少当地渔民的生活方式。每年《印象·刘三姐》演出500多场,年接待国内外观众100多万人次,每年销售收入1.8亿元,年利润近1亿元,是全国公认的旅游演出运营最佳的项目,被称为中国实景演出的经典。
然而,《印象·刘三姐》的经营公司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简称桂林广维)却在今年8月因严重资不抵债,向广西高院提出了破产重整申请。
对此,《印象·刘三姐》总策划梅帅元,既心痛又无奈,这台演出他用了六年时间倾力打造,熟悉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他把“刘三姐”演出当成自己的“孩子”。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台运转良好,每天座无虚席、作为桂林游客“必选节目”的演出,会“经营不善”。直到向法院提出“破产重组”的申请时,才知道公司早已负债累累,占桂林广维67%股份的“大股东”丁磊,把《印象·刘三姐》重复抵押、担保,侵占了巨额资金。被公安部门通缉后,丁磊逃往国外。
据广西高院审查发现,桂林广维在向高院提出破产重整申请前,已成为数起民事、执行案件的被告或被执行人,其相关全部账户、财产大部分均已被区外及区内多家法院轮候查封、冻结,涉诉标的已达到14亿多元,且有部分案件已进入执行程序,公司的正常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债务困境明显,处于将被拆分的边缘。
“从演出的层面看,《印象·刘三姐》是赚钱的,运营良好。但从上层公司股东层面看,却是一笔糊涂账,过去只是觉得公司管理有些乱,但没想到乱到负债14亿多元。”梅帅元虽是演出的总策划,却早已退出公司的经营管理,对于如此大的负债,他非常愤怒,“演出积累了大量的现金,经营方面又未对外进行新的扩张。丁磊如此大的对外借债去了哪里,巨额资金来源和去向应认真调查,不是破产就能一笔勾销的。”
资本博弈仍未终结,股权大戏还未散场
虽然身陷“破产”的泥潭,命悬一线,但从8月桂林广维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至今,《印象·刘三姐》演出仍在有序地进行。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院民二庭庭长蒋太仁介绍,由于《印象·刘三姐》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广西高院对桂林广维的破产重整高度关注,认为《印象·刘三姐》节目本身并未丧失存续价值,且有依法拯救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法院和各方努力,才有可能让其品牌价值重焕活力。
“经批准最终决定采取邀请招募重整人的方式确定重整方。”广西高院有关负责人介绍,11月1日,经招投标,最终确定了北京天创文投演艺有限公司为重整投资的中标方。天创文投将注入12亿元资金,为桂林广维清偿债务。11月8日,为避免重整失败,广西高院召开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在会上对管理人提交的重整计划草案分组进行表决。最新消息是,12月4日,广西高院做出终审裁定:批准桂林广维重整计划草案。
即便如此,《印象·刘三姐》的股权纠纷也未必就尘埃落定了——据知情人介绍,一方面,权益清零的小股东并不甘心,对“破产重整”的合理性充满质疑,对匆忙间找到的重整人更是信心不足,还在继续申诉中,还不断放出新的证据和解决思路;另一方面,重整方也不是“省油的灯”,既然有了大投入,必然要讲求回报,对《印象·刘三姐》这棵“摇钱树”有更高估值和上市的新诉求,要千方百计去放大收益。
《印象·刘三姐》依然前途未卜。
《印象·刘三姐》已不仅仅是一台演出,它极大地带动了阳朔乃至桂林的旅游、地产、旅馆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和艺术教育等相关产业发展和就业,形成一条比较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链,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活力。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看来,《印象·刘三姐》是一个区域的“标杆”,当地政府不能只是锦上添花,还要雪中送炭。对于积累多年的矛盾怎样化解,对于复杂的利益关系怎样调整,对于违法怎样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体现一方治理能力的高低,体现营商环境的优劣,也更关乎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土壤温床。
“文化逻辑”与“资本逻辑”如何兼容
“成也资本,败也资本。如果当时没有资本,只靠我们几个文化人,这样一台大演出是不可能完成的。”梅帅元坦言在伴随《印象·刘三姐》成长的十几年中,得到了资本的支持,也感受到资本的“凶猛”,根本无法驾驭控制资本,最终只得自己出局。
梅帅元形容:“生了个漂亮女儿,招来无数贼人惦记,各种招数层出不穷,希望把她弄到手。按常理,人得此宝贝,会善养,没想到竟‘一女多嫁’,反复贱卖。尽管吾儿三姐每日仍卖力出演,无奈债主时常上门,内心已是百孔千疮。”
资本的嗅觉很灵敏,看好《印象·刘三姐》的现金流和业绩,看好上市的预期,知名的金融资本和合作伙伴“进进出出”、轮番登场。形形色色的金融机构都有介入,各种股权交易令人眼花缭乱、资本运作如“脱缰野马”,与演出本身已无多大关联。
《印象·刘三姐》一年赚一亿元,创造了演出业的奇迹,已是演出运营的最佳状态了。然而即便如此,显然仍满足不了某些人的“胃口”,大股东还要贪婪地有新的估值和运作,文化和资本渐行渐远。梅帅元无奈地说,《印象·刘三姐》作为桂林广维公司核心品牌项目,却被抵押多次,因此在法院执行案件程序期间,每天的演出收入都成了被法院执行的款项。
十九大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十九大的这些新要求,表明文化金融要尊重文化产业的规律,尊重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用资本的标尺去衡量文化。”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教授齐勇峰认为,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要求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也应有门槛和情怀,要成为文化产业的“贡献者”,而不是“掠夺者”。文化相关部门应加强研究、出台意见,引导资本去完善产业链、助力内容生产、服务文化产业,为文化金融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文化企业生产出更多优质精神文化产品,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本报记者 张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