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志愿服务组织如何行稳致远

    ——来自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启示

    作者:本报记者 靳昊 本报通讯员 梁熙明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14日 16版)

        12月5日是第32个国际志愿者日。如今,志愿服务组织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与此同时,行政化、短期化、可持续化不强等问题也困扰着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如何优化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以适应志愿新时代的要求?日前,记者走进在成都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探寻志愿服务组织如何行稳致远的答案。

    注重自身“造血” 让志愿服务走进公众

        今年赛会首创“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大赛”,评审标准包括志愿服务组织的组织治理、工作效益、运营保障、社会影响力等,以期推动提升志愿服务组织的造血功能。

        “造血功能就要看这个团队或组织的发展。我们要关注项目本身,更要关注他们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赛会组委会秘书长、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张朝晖说。

        重庆市万州区青年助学志愿者协会凭借“益心益易”闲置物品循环使用项目获得了此次公益创业组的金奖。项目负责人滕长波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已经运行了4年。项目主要以企业冠名形式,投放旧衣物回收箱。目前,共回收旧衣物2500吨,收入200多万元,去除成本后全部用于公益,已经资助贫困中小学生510余名。“在我看来,想要项目具有造血功能,必须要与市场紧密联系,团队负责人也要对项目具有可持续性理念。”滕长波说。

        “强调志愿服务组织的造血功能是本次大赛的一个特点。部分公众对志愿服务本身认识不足,志愿服务组织需要寻找自身可持续化的运营模式,让我们的公益服务和公益产品能够走进公众,这对于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王文表示。

    专业化聚焦 培育优势项目

        今年的公益创业赛首次开展对志愿服务组织的评选,旨在通过这些优秀的获奖组织来带动更多的志愿服务组织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

        在大赛评委、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翟雁看来,“好的志愿服务项目,一定是瞄准某一个具体、实际的问题。这届大赛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了专业化”。

        也有评委指出问题,有些参赛的志愿服务组织“大而全”,没有聚焦点;一些志愿服务组织的项目涉及面很广,但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不能在某一志愿服务项目上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记者在赛会现场发现,一些志愿服务组织在介绍自身项目时非常全面,但评委就其中单个项目展开询问后,却发现很多项目具有单次化、短期化的情况,人员队伍也极不稳定。评委指出,问题主要在于这些志愿服务组织的服务范围太大,没有形成自身的专业化项目,想到什么活动就开展什么样的服务。

        这些志愿服务组织也有自己的苦衷。有志愿服务组织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组织往往具有中小型、年限短的特点。由于社会资源积累不足,加上没有基金会支持,而且政府资源较少,造成这些组织只能被资金牵着走,哪种项目有资金支持就先做哪种志愿服务,从而形成了虽大而全但不专业的尴尬局面。

        针对这种问题,滕长波分享了经验:“本地的民政局、团委、妇联等网站会发布一些扶持政策,小微组织或初创组织首先要积极寻找并用好扶植政策,以解决前期的资金问题。平时要不断培育优势项目,积极向专业化发展。”

    制度化发展 推动实现全民志愿

        “首届大赛评审期间,有一个项目10年来一直没有中断,这非常难得。我问选手,是什么原因让项目坚持了10年,他说第一是项目要有愿景,第二是核心成员的传承,第三就是制度化。”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研究部部长代恒猛说。

        当前,实现制度化发展是一些志愿服务组织亟须解决的问题。一些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制混乱,志愿者重复注册、多头注册,志愿服务时长的记录也不规范。有的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特别需要政府购买服务,但是因为志愿服务组织没有登记,很难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适格主体,也有一些志愿者对当前的志愿服务制度了解不深入。

        今年12月1日,我国国家层面关于志愿服务的首部专门性法规《志愿服务条例》正式实施。代恒猛认为,条例为我国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他表示,志愿服务组织要尽快依托条例加快自身制度化进程,并组织培训志愿者深入了解条例,“条例建立了志愿服务行业标准,对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提出明确规定,同时也将志愿者在就学、就业、就医等方面享受优惠或者优待写了进去,这也是鼓励全民志愿服务的有效措施”。

        (本报记者 靳昊 本报通讯员 梁熙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