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我国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如何?实现制造业质量的根本提升,需要从哪些维度合力破解?本版特约请长期关注、研究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进行解析、提出建议。
制造业质量是一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制造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程度。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质量水平近年来虽有明显进步,但总体水平不高,问题仍然突出。随着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加快提升质量水平,全面提升竞争力,实现中国制造提质升级,成为亟须破解的重要课题。
1、中国制造业质量的总体状况
部分制造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不仅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质量水平也有较大提升。部分重大装备、消费类及高新技术类产品的质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强质量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制造企业;产生了一批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蛟龙”载人潜水器、歼-15战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为代表的先进重大装备。
制造业质量水平总体不高
产品质量整体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美欧日等制造强国的总体质量水平高,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均遥遥领先。中国制造业总体质量水平不高,与消费者的期望与制造强国的地位差距仍存:汽车、数控机床、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特种设备等重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效率均较低;钢铁、有色、化工等产品功能档次、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基础零部件、消费电子等产品的可靠性不高、使用寿命短;少数高附加值、高功能特性的产品仍依赖进口;部分食品、药品、婴童用品等产品尚未建立完善的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缺乏世界级优质制造品牌。中国知名制造品牌数量及美誉度、知名度、信誉度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市场认可度和顾客忠诚度有待提高。与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比,品牌建设明显滞后。多数制造企业的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能力弱,缺乏国际竞争经验;部分企业以代工制造为主,没有建立自主的营销渠道和品牌;不少企业对品牌的认知还停留在形象和广告上,没有认识到品牌的价值内涵;很多企业品牌培育能力不足,难以把所具备的能力和优势转化为品牌价值。
2、影响中国制造业质量水平的多个因素
政府层面:质量标准和监督监管体系有待建立完善
质量标准方面,部分行业的技术标准水平低、适用性差;产品标准、检测方法跟不上新产品研发速度;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关键技术标准缺乏,难以满足质量品牌竞争发展的需要;相关公共服务能力不足且分布不均衡;对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能力重视不够,缺乏对企业质量提升的专业性支持。
监督监管方面,质量监督监管体系不够完善,机制尚不健全,监督监管的覆盖面和技术手段不强;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加剧了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风险。特别是,制造业质量有赖于健全有力的商标保护制度、严格的《产品质量法》、科学的产品安全评估制度和完备的产品召回法律法规等,而这方面的制度建设仍然薄弱。
市场层面: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市场成熟度不高
一是行业报酬结构失衡。房地产、金融等行业一度成为资本、人才和企业追逐的“高地”,“虹吸效应”导致制造业在与其他产业的竞争中处于严重不利的境地。二是市场主体的责任意识、契约精神、诚信精神缺失。因缺乏品牌意识和定价能力,企业往往通过节省原材料、劳动力来缩减开支,埋下事故隐患。三是竞争环境不够公平。地区分割、部门分割导致市场主体竞争不充分,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四是市场成熟度不高。企业通过低质量、低价格产品能够获得可观的市场份额,而质量提升未必能在短期内带来效益,影响企业质量改善和升级的意愿。
企业层面:基础能力、工艺、质量管理体系等有待提升
基础能力不足。以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为代表的“四基”,仍存在质量不稳定、精度保持性和可靠性低等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调查显示,我国50%的机械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重大设备生产的母机、高端医疗仪器、高级精密仪器及其核心元器件等主要依靠进口。
企业质量体系管理不完善。不少企业对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致使质量管理流于形式,“重规模轻质量、重设计轻工艺、重主机轻‘四基’、重产品轻配件、重销售轻服务”的“五重五轻”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中小企业,多停留在“粗放式”质量管理阶段。
3、促进中国制造业质量提升需多维合力
加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建设
推动全社会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理念,倡导工匠精神,并将其转化为企业和公众的行为准则。引导企业从业人员专注品质、精益求精;经常性地开展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活动,不断提高全民质量意识,通过竞争让假冒伪劣产品退出市场;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平台,广泛宣传质量文化,树立正面典型,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氛围。
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质量领域的监管作用
牢固树立质量法治理念。尽快研究制定并完善产品安全、产品担保、产品责任等方面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解决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执法体系建设,对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严格执法。加快健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质量法治监督机制,落实分级属地执法责任。
提升产品质量标准,完善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加快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建立一批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标准,提升与制造业相关的国家质量计量、检测溯源能力。建立质量管理宏观监测体系和发布制度。加快产品检测评价体系建设。加强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检测的实验室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立专业检测技术联盟。
完善政府质量监管体系,严格政府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监管责任体系。构建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格局。全面落实质量监管要求。建立健全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对不能满足准入条件、不能保证质量安全和整改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依法强制退出。
加快形成统一开放、信息透明、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形成有利于质量发展的市场机制。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防止不正当竞争。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清理和废止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形成公平竞争、信息透明、优胜劣汰的营商环境,形成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优质产品、优秀品牌和优势企业聚集的良性机制。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平台。探索建立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将质量诚信与注册登记、行政许可、融资信贷等结合,针对不同的信用等级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在企业注册登记、生产许可、强制性认证等工作中,将质量信用情况纳入基本考核条件。完善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构建规范化、制度化信用管理机制。按照“守信便利、失信惩戒”原则,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
以“四基”建设为抓手推动重点产业能力提升
加强制造业“四基”能力建设。强化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影响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及共性技术。推动实施重大质量改进和技术改造项目,培育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的质量新优势。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质量攻关。针对重点行业,组织攻克一批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方法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等,使重点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食品、药品、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大力提高国防装备的质量可靠性,增强国防装备实战能力。
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推动品牌建设
加快建立和推行质量首负责任、首席质量官、重大质量事故报告、缺陷产品召回等制度,全面落实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企业主体责任。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严格实施企业岗位质量规范与质量考核制度,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企业要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切实履行质量担保责任及缺陷产品召回等法定义务,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支持企业充分运用精益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建立和有效利用产品质量数据库,实现科学高效管理。
推动制造企业品牌管理体系建设。支持制造企业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深化质量监管的国际交流合作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主办、协办国际质量大会,交流质量管理和技术成果,开展务实合作。围绕国家重大产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检验检测技术、标准一致性,建立双边、多边质量合作磋商机制,参与质量相关国际和区域性标准、规则的制定,促进中国标准、计量、认证认可体系与国际接轨。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鼓励国内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社会团体开展国际质量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技术和高端人才。
(作者:魏际刚,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赵昌文,系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