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校长专访】
“云南民族大学朝何处去?”这是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陈鲁雁在近期学校干部大会上向学校各级领导提出的问题。
今年全国“双一流”院校名单公布后,云南民族大学有些职工认为,学校地处边疆民族地区,起点低、基础弱,“双一流”建设与学校关系不大,就像天空中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即。“我们一定不能放弃对‘双一流’的追求。”陈鲁雁坚定地对全校干部说:“我们对‘双一流’的追求,要不走寻常路,要找准定位、扎根云南、彰显特色、扩大开放。”
对边疆民族高校的发展问题,对云南民族大学建设“双一流”的方向,陈鲁雁有更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双一流”建设指的是高水平的大学与学科,而不仅仅是高层次的大学和学科。“一流”追求的应是质量而非层次,这就需要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在同一层次类型的高校中可以争创一流,在做足自己特色中可以冲击一流,因此“双一流”建设也是普通高校的机遇,“只要抓住机遇,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完全有可能实现云南民族大学的‘双一流’”。
按照陈鲁雁的思路,云南民族大学要争创同类高校一流,争创区域一流,争取成为国内竞争力强、国际影响力大的高水平民族大学和全国一流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高校。同时要把学校建成南亚、东南亚区域性一流民族大学。在陈鲁雁的思维中,不仅有宏伟的愿景,也有具体的建设路径: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三个战略重点来培养人才、发展科研和服务社会;突出民族性特色,成为民族人才培养、民族问题和政策研究、民族文化传承的不可替代高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利用已建成的澜湄国际职业学院、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中印瑜伽学院等平台,深化跨国流动人才培养,打造人文交流合作的高层次平台。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精神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双一流’大学的信心,为我们边疆民族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说明我们民族大学近年来的办学实践是符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的。”陈鲁雁说。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校的中心工作。”陈鲁雁告诉记者,为了把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到实处,目前云南民族大学正在开展“两个重点建设”“三项特色”“五个百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两个重点建设”就是组建云南民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民族团结进步两个硕士专业(方向),并将在2018年实现招生。“三项特色”就是组织百名师生利用12种民族语言文字到边疆民族地区开展百场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组织10个民族(语种)的教师参加十九大报告民族文字版的翻译工作,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宣讲党的十九大报告微视频宣传活动。“五个百场”是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百人百场宣讲十九大精神”活动、百场主题党日活动、百场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督导活动、百场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团日活动以及百名处级干部深入昭通彝良县海子镇扶贫挂钩点向农户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活动。
陈鲁雁最后向记者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云南民族大学将把这一精神贯彻到学校发展的实际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报记者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