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中国开放的大门如何开得更大

    作者:本报记者 陈恒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8日 14版)

        中国以更开放的胸襟开创国际经贸新格局,中国将在与世界的开放共赢中继续精彩。图为天津新港。新华社发

        瑞典客商在“海丝品博会”上了解中国德化白瓷。新华社发

        【经济界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我国将进一步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促进对外贸易、使用外资、对外投资持续、健康、平衡的发展,推动我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1、对外贸易: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

        十九大报告提出,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任鸿斌表示,这为做好外贸工作指明了方向。

        今年1—10月,我国进出口总额22.5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与此同时,外贸新业态发展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出口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增速,正成为外贸增长的新亮点。一大批企业从供给侧发力,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动力、调结构,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标准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任鸿斌表示,下一步将深化外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积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积极扩大进口,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巩固和提升传统优势,培育竞争新优势,推进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转变进程。

        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过去五年,中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10%,世界排名跃居第二。服务贸易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对外开放深化的新动力,居民生活服务业成为新增就业的容纳器和改善民生的新渠道。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冼国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变关系全局,影响深远。服务贸易和居民生活服务业发展时机前所未有,历史担当前所未有。

        冼国义表示,十九大确定了新时代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基本方略。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推动服务贸易和居民生活服务业更平衡更充分发展,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推动“中国服务”与“中国制造”共同构成我国参与和主导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2、利用外资:迈向更高形态

        在吸引外资方面,十九大报告提出,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报告同时要求,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认为,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实际上是对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对标更高的标准,推动更全面、更深入的开放新格局。目前,商务部正会同相关省市和部门,在高标准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的基础上,围绕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积极开展工作。

        高峰介绍,自2013年以来,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经过了三次修改,限制措施由第一版的190项缩减到现在的95项。其中不少风险可控的试点经验都已经在全国推广,比如经营类电子商务、实用油脂加工、生物液体燃料的生产、摩托车制造、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经营等均已经放开,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已经大幅提升。

        高峰表示,商务部将尽快在全国推行自贸试验区试行过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增强投资环境的开放度、透明度和规范性。

        在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以不到全国企业总数3%的数量,创造了中国近1/2的进出口额、1/4的工业总产值、1/5的税收和近1/10的城镇就业,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迈向更高形态、提高国际竞争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表示,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好这一决策要求,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向国际社会彰显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合作、包容发展的决心与理念,进一步引导各国各类企业、各类人才增强来华投资兴业的信心和预期。

    3、对外投资:促进国际产能合作

        在对外投资方面,十九大报告要求,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今年以来,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有所放缓。但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司长周柳军看到的,却是对外投资更趋理性,行业结构持续优化。

        从数据看,前三季度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80.3亿美元,化工、电力、制造、能源等领域投资并购增多,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对外投资取得良好成效;房地产、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没有新增项目,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有效遏制。

        周柳军表示,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是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任务。中国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快推进对外投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推动全球经贸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以来,“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前三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6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2.3%,比去年同期增长4个百分点;承包工程合同额967.2亿美元,同比增长29.7%。一批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白工业园建设和招商工作顺利推进,肯尼亚蒙内铁路竣工通车,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特许经营协议成功签署。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在44个国家在建初具规模的境外经贸合作区99家,累计投资300多亿美元,入区企业近4000家。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聚集效应和产业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周柳军认为,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对外投资合作上,要抓好六个方面。一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引导企业通过绿地投资、跨国并购、联合投资等方式走出去,突出实体对外投资;二是以境外经贸合作区、境外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点,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标志性示范项目,扩大国际产能合作;三是突出走出去质量效益,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四是加强对外投资合作监管和服务,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五是指导企业增强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保护企业海外合法权益;六是加大对外劳务合作扶贫力度,助力脱贫攻坚。

    4、开放格局:处理好五大关系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同时,报告还要求,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

        在高峰看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这样一个全面开放新格局,内涵十分丰富。所谓全面开放,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经营理念、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支持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与东道国实现共同发展。

        二是沿海开放与内陆沿边开放的关系。在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推动中西部内陆和沿边地区走向开放的前沿,成为开放的新高地,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促进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制造业开放与服务业等其他领域开放的关系。我国的制造业开放比较早、领域比较宽,服务业开放相对滞后。需要在制造业进一步深度开放的同时,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四是货物贸易拓展和与其他贸易伙伴共同发展的关系。通过对外贸易的全面、平衡发展,推动贸易强国建设,推进我国与各贸易伙伴更好地开放,包括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实现共同发展。

        五是试点试验与全面推开的关系。在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扩大开放试点试验、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基础上,对于成熟的、可复制推广的经验,适时在全国推开,以试点试验开放带动全国的全面开放。此外,我们还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高峰表示,接下来,将在“一带一路”建设、贸易强国建设、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方面,按照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推进,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本报记者 陈恒)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