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一口气读完白化文先生所著的《闲谈写对联》之时,仿佛见到一位和蔼可亲、处处为读者着想的老者,正慢声细语地就如何写对联与我娓娓交谈着,细致入微,如春雨润物,一种敬意从心底油然而生。
自古以来,对联与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每年春节,我父亲总在除夕这天很认真地在大门上换了新的春联。以前是去街上买印刷好的春联,省事方便。近年来,老父亲忽然讲究起来,总要我买了红纸请单位里书法好的同事写了带回家,而且不忘关照我,春联的内容必须新鲜、喜庆,因为贴上了要看一年。去年11月,正在国外的我忽然接到电话,得知参加过抗战的92岁岳父因病去世,家里要我紧急撰写灵堂挽联。在赶回国的飞机上,我拟好了挽联内容:上联是“从上海赴浙东投身革命抗日抗美军功勋章挂胸前”,下联是“回常州到故乡笔耕不辍著述连连家国情怀满心间”,横批是“永远老兵”。
此后,我开始对写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开始关注学习写对联的图书。新近读罢《闲谈写对联》,获益匪浅。归入“大家小书”丛书中的这本《闲谈写对联》,是著名学者白化文先生专为初学写对联的读者撰写的书。我认为有这样几个特色让人难忘:
首先,本书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从文中的小标题,如“什么是对联”“对联是文学作品吗”“对联的形成”,就可以看出,作者用非常简单的大白话介绍对联的发展简史,使读者基本明白了对联是体现和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综合艺术,是汉族文化艺术的独特产物。它是从我国古代骈体文、五七言律诗乃至从上自辞赋下至词曲各体文学作品发展、变化、概括、浓缩而成的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作者用最朴实的语言令读者明白一个道理:真正好对联的产生,必须有熟读经史百家、诗词曲赋的传统文化根基,更必须有与时代相结合的生活体验和洞照事理的智慧。
其次,作者非常细致地用他长期积累起来的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来指导人们进行对联写作。他对长期积累的这些第一手资料,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得出不少独到见解,给读者以新鲜的启迪。如书中的“对联的格律问题”“学习与练习”等章节,教会读者如何进行最初的对对子的启蒙训练。这不是一般的那种“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春对夏,秋对冬,柳绿对花红;明对暗,淡对浓,来燕对飞鸿;山对水,竹对松,牧童对渔翁”,而是教给读者“人名对”“地名对”“书名、戏剧名、电影名对”“成语、俗句对”等全方位的对对子方法。而且,还附有一些古代讲授对对子的常用书籍,并作详尽的介绍。所有这些,可以说讲得非常细微而具体,作者把自己的独得之秘交给初学者,指点了其入门的捷径。
再次,本书分门别类地阐述了对联中“春联”“喜联”“寿联”“挽联”的不同写法,并结合一些传世名联进行深入有趣的赏析,让读者在作者的引领下,去细细体悟它的精妙之处。更让人觉得可贵的是,作者还非常具体地对“春联”“喜联”“寿联”“挽联”所用的不同载体、适合书写的字体、写法以及撰写时应注意之处都一一作了关照,告诉读者写不同的对联要避免的语病和忌讳。基于作者20多年来一直参与各种征联和评联工作,他在书的最后专门设立了《征联和评联》一章,列举出各种实例,对写对联成功和失败都一一作了经验教训的总结。作者以参与者身份畅谈自己创作的心得体会,并把评联的选录标准和具体过程都毫不保留、公开坦诚地告诉了广大的读者和应征者,拳拳之心,更让人感动。
(作者:李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