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乌兰牧骑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作者:本报记者 高平 本报见习记者 安胜蓝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3日 11版)

        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的一封回信让人们的目光聚焦在这支特殊的文艺工作队伍上。信中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一代代队员“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今年是乌兰牧骑诞生60周年,乌兰牧骑已经从最初的一支9人队伍发展到75支队伍、3000多名队员,犹如怒放的鲜花点缀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乌兰牧骑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初心、立足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和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宝贵品质穿越了60年的时光,仍熠熠生辉。

        历史的乌兰牧骑:

    红色文艺轻骑兵

        乌兰牧骑是蒙古语,意为“红色嫩芽”,据老一辈乌兰牧骑队员们说,把革命事业比作大树,这支队伍就是大树的嫩芽,故称之为“牧骑”。

        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通信落后,农牧民精神生活十分匮乏。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决定组织建立一支装备轻便、组织精悍、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深入牧区开展文艺宣传工作,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就这样,1957年6月17日,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宣告成立。

        乌力陶克陶、翁格日勒、桑杰多吉、刘殿如、额尔敦毕力格、荷花、娜仁图雅、伊兰等人组成了最初的乌兰牧骑。他们全部的家当就是两驾勒勒车、两块幕布、两顶帐篷、3盏煤油灯、4套服装、5件乐器、6匹马和播音设备一套、收音机一台、留声机一台。赶起勒勒车,这些能歌善舞的蒙古族青年跋涉在茫茫大草原上,把丰富多彩的节目送到了农牧民身边。这些乌兰牧骑队员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他们通过自编自演短小精悍、农牧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向农牧民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

        第一面乌兰牧骑的旗帜树立起来,各地的乌兰牧骑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1963年底,内蒙古已经建成了30支乌兰牧骑。1964年底,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北京举行,乌兰牧骑代表内蒙古参加会演,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乌兰牧骑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你们要走向全国,到全国各地去巡回演出,宣传毛泽东思想,把乌兰牧骑精神带到全国去!”文化部根据周总理的指示,组织了内蒙古3个乌兰牧骑代表队,分赴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巡回演出,历时7个多月,行程5万多公里。

        在井冈山,乌兰牧骑为当年的老红军和军烈属等老区人民演出服务,学唱当地流传的红军歌曲,演出之余,队员们争先恐后地为老区人民挑水、做饭、扫院子、打猪草。在大庆油田,乌兰牧骑在茫茫荒原的井架下为石油工人演出,乌兰牧骑队员牧兰为铁人王进喜和他的工友们演唱《石油工人之歌》,工人们每鼓一次掌,牧兰就再唱一次,鼓掌十几次就唱了十几次。在去延安的火车上,队员朱嘉庚和奇·达林泰满怀激动创作出歌曲《草原儿女爱延安》,一踏上延安的土地,《草原儿女爱延安》的歌声就在延安上空回荡。

        乌兰牧骑的巡演轰动全国,之后,全国各地都成立了乌兰牧骑式的文艺小分队,对推动我国文化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乌兰牧骑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在60年的演出实践中,乌兰牧骑创作了数万个文艺节目,创造出许多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脍炙人口的经典艺术作品,培养出了像牧兰、拉苏荣、金花、德德玛等一大批在内蒙古甚至全国家喻户晓的优秀艺术家,影响了几代中国文艺工作者。著名歌唱家阿拉坦其其格说:“乌兰牧骑是我踏上艺术道路的开始,在乌兰牧骑工作的十年给了我一生的艺术追寻!” 

        人民的乌兰牧骑:

    使命是为人民服务

        “把天空当成明亮的灯光,把草原当成移动的舞台,哪里有牧民兄弟姐妹,乌兰牧骑就会来到你们身边……”这是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的唱词。正如歌曲所唱,60年来,乌兰牧骑始终扎根基层,为广大农牧民服务,初心不改。

        在锡林郭勒乌兰牧骑团长孟玉珍的记忆里,20世纪80年代,乌兰牧骑演员在农舍或蒙古包中间的空地上,拉块幕布,点着煤油灯、“火把灯”为农牧民演出,尽管条件艰苦,但观众热情高涨。乌兰牧骑为把文化送到农牧民家中,冒着风霜雨雪,酷暑严寒,走遍了内蒙古草原的每个苏木、浩特和嘎查。

        过去,草原上通信不便,信息闭塞,为了让农牧民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乌兰牧骑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法,运用牧民们容易接受的语言和形式将政策方针的准确含义表达出来。他们的节目大多是自编自演,具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内容,富有民族特点、地区特点和时代特点。用歌曲做宣传,用乌力格尔(说唱)讲政策,乌兰牧骑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既好听好看又寓教于乐,让农牧民愉悦身心、丰富思想。

        乌兰牧骑的队员大多出身农牧民家庭,与农牧民有着血浓于水的联系。深入基层演出时,他们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边积累创作素材,一边开展力所能及的服务活动,为牧民代购图书、修理半导体收音机和小型农机具等等。乌兰牧骑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第一批乌兰牧骑队员伊兰老人感慨地说:“我们这些乌兰牧骑队员,与农牧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那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

        如今,乌兰牧骑已经发展出75支,人员由最初的每支10多人增至40余人,但他们扎根基层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未改变,始终保持着与农牧民的血肉关系、鱼水深情。去年,赛汉乌力吉苏木额很乌苏嘎查被确定为乌兰牧骑的精准扶贫对象,接到“令箭”后,乌兰牧骑对全嘎查144户牧民挨家挨户地进门调查。当得知嘎查6000多亩共同草场因为没有水井而不能有效利用时,乌兰牧骑从自己极为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3万元,为嘎查打出一眼120米的深水井并安装全套配套设施,当清澈的井水汩汩而出时,牧民们从心窝里掏出的还是那句老话:“玛奈乌兰牧骑,玛奈呼和德!”

        新时代的乌兰牧骑:

    传承创新 不忘初心

        作为特殊的文艺团体,乌兰牧骑已经走过60年的历程。展望未来,如何生存、如何前进、如何发展,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农牧民信息渠道缺乏,所以乌兰牧骑肩负着“宣传”的使命,而现在数字化已覆盖到最边远、最偏僻的农村牧区,农牧民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了解和把握并不亚于乌兰牧骑队员。赤峰市文新广局艺术科科长杨亚宁建议,将乌兰牧骑的“演出、宣传、辅导、传承”功能变为“演出、传播、辅导、继承、创新”,使其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更贴近群众的需求。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内蒙古的乌兰牧骑努力探索自身繁荣发展的新途径。很多乌兰牧骑采取了文企联姻的发展模式,使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2003年以来,内蒙古一些优秀的乌兰牧骑先后走出大草原,赴北京、上海、广东、广西等地和泰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演出,均引起热烈反响。这些乌兰牧骑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自身发展增添了后劲。正是凭借其“骑着马儿去表演”的独特演出方式和民族韵味浓厚的表演内容,乌兰牧骑在国内其他地区以及海外树立起了较高的知名度。

        额尔古纳河是中俄界河,创造性地搭建起中俄界河大舞台。额尔古纳市乌兰牧骑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深入民间采风,编创出舞蹈《欢腾的巴斯克节》,小合唱《白桦林》等一批极具俄罗斯风情和地域特色的节目,每年七月、八月在界河大舞台上演出,中俄界河大舞台已成为额尔古纳市与俄罗斯文化交流的一条重要路径。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第一批老队员伊兰回忆,周总理多次叮嘱队员:“不要进了城市,忘了乡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不忘你们的牧场”;邓小平同志题词:“发扬乌兰牧骑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乌兰牧骑自成立以后累计行程110多万公里,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服务30多万场,各民族观众达2.12亿人次,创造了内蒙古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乌兰牧骑不再是纯粹的‘马车上的文艺轻骑兵’,我们坐上了汽车,但扎根农牧民的精神还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没变。”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团长那顺说。

        阿拉善盟退休干部苏和是全国劳动模范,额济纳旗乌兰牧骑以其为原型编创的话剧《西风烈》只有6名演员,而且都是由舞蹈、声乐、器乐这些非科班队员担任。这些队员将苏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演绎得淋漓尽致,用实践生动地诠释了乌兰牧骑深入生活为人民创作的本质和特色。

        额济纳旗乌兰牧骑队长雷东香如是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乌兰牧骑必须跟着时代走、跟着生活走、跟着农牧民走,这是我们的根本,也是我们的方向。”

        (本报记者 高平 本报见习记者 安胜蓝)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