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乡村振兴,要抓好“五个着力”

    作者:龚建文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1日 12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是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当前,江西正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上饶的秀美乡村建设表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从五个方面着力:

        一是着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放在首位。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以“绿色生态”为主方向,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以农业改革创新为抓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创新集体经济增收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夯实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二是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生态宜居”的要求,以农村“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美丽经济”,建设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旅游风情小镇,打造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

        三是着力推进乡村文化复兴。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是农耕文明的“载体”。要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发掘乡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基因,运用现代手段,保留原始风貌和生态肌理,保护乡土文化特色,保护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打造乡土的、健康的、休闲的、历史的乡村,使乡村成为守望乡愁的重要依托。把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与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推进乡村文史馆、文化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乡风文明的传播,将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人文家园、和谐家园。

        四是着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按照“三治结合”的要求,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和治理新办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核心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挥农村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充分发挥村集体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搭建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与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的平台,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形成“治理有效”共建共享的乡村文明新秩序。

        五是着力推进城乡配套改革。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走融合发展之路是实现乡村振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各项制度改革,尤其是要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和政府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农村各项事业建设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形成工农互惠、城乡融合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积极推动要素资源更多向农村配置,促进城市的资本、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与农村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结合,引导城市消费向农村延伸、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支持返乡农民创业,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大动能。

        (作者:龚建文,系江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