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角】
在写作时,我始终告诉自己一句话,那就是一个作家写作的目的,不是炫耀自己的人生,而是要为沉默的大多数发言。我除了作家身份,本职是一名战斗在首都公安战线的人民警察,我的创作都是在工作之余的碎片时间完成,作品也是着眼于基层警队的生活。
在学习十九大精神之后,我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我们青年作家年富力强,正值创作的黄金时期,应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肩负起讴歌伟大时代的使命。我想,要写好人民的故事,就必须“身入、心入、情入”,就必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奋斗、共荣辱,要走出温暖舒适的书房,投身到广大天地中与人民为伴,呼吸泥土的气息,扎根生活的土壤。要对基层的群众充满炽热的情感,保持对一线生活的熟悉和敏锐,这样才能写出真正的好作品。
在创作中,我始终把写作的重心放在基层的人物身上,已经发表的12部长篇小说,塑造的都是平民英雄。普通百姓的苦与乐、艰辛与付出,困境中的希望,平凡中的坚守,就是我的素材。在我最新一部作协重点扶持作品的创作中,题目也几次修改,从最初的《火线特警》修改为《沉默火山》,又改为现在的《荣誉》。写作主题也随着题目提升,从个人的小情怀,提升到警察群体的光荣与奉献。我想,为时代执笔、为人民写作,就是我们青年作家不懈努力的方向。
当下的中国,正是生机盎然蓬勃发展的春天,中国文学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我们面对如此伟大的时代和丰饶的富矿,应该更加自信地拿起笔,服务人民,扎根基层,摒弃浮躁,弘扬正能量,用作品去温暖人、鼓舞人,不断写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肩负起时代的重任,无愧于作家的称谓。
(吕铮,系公安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