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08日 星期三

    向世界展示中国跨度

    ——武汉建桥人引领中国桥梁建设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丁继国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08日 01版)

        11月4日至6日,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400余名桥梁专家齐聚武汉,参加题为“开启建设交通强国新时代,打造中国桥梁建设新名片”的2017中国桥博会,突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共谋桥梁科技创新与发展,共享世界桥梁最前沿技术和产品。

     

        湖北武汉,以“中国建桥之都”享誉世界。在中国建成的大桥中,约80%由中铁大桥局、中铁大桥院等武汉企业承建或参建。目前宜宾以下长江流域所有桥梁共135座,由武汉企业承建或参建的就有近百座。已连续举办六届的中国桥博会推动“武汉造”不断走向世界,促进国际桥梁科技交流与合作,为这座城市建桥文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世界建桥看中国,中国建桥看武汉

     

        记者从2017中国桥博会上获悉,目前全国共有公路桥梁80.53万座,高铁桥梁累计长度超过高铁线路2.2万公里总长的50%。世界排名前十位的跨海大桥,中国占6座;世界排名前十位的斜拉桥,中国占7座;世界排名前十位的悬索桥,中国占6座;世界排名前十位的拱桥,中国占6座……还有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和被英国卫报称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等。桥梁已经成为中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奋力迈进过程中,展示给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世界建桥看中国,中国建桥看武汉。武汉目前已拥有1300余座桥梁,被誉为“桥梁博物馆”。

     

        一个多月前,由武汉企业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世界跨度最大双层公路悬索桥——杨泗港长江大桥南岸锚碇完工。“主跨1700米”“单根主缆承受拉力足可吊起一艘航母”“仅南锚碇体积就达到30多万立方米,重达80万吨”……这座大桥的一项项尺寸刷新着世界纪录。除此之外,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双塔斜拉桥——沪通长江大桥,我国首座超千米跨径公铁两用悬索桥——五峰山长江大桥,我国第一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中国企业在海外承接的最大桥梁工程——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等,均由武汉桥梁企业设计建造。武汉集聚了桥梁建设的勘测设计、科学研究、工程施工、装备研发、材料研制、钢结构加工、旧桥维修加固等方面的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桥梁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武汉桥梁产业已达到千亿级规模,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建桥之都。“桥梁是中国名片,而这张名片,武汉最亮。”中铁大桥院总工程师高宗余如是说。

     

        从建造“中国桥”到建造“世界桥”,“武汉造”桥梁正串联起深化改革开放的蓝图,也串联起“一带一路”沿线和世界人民追求稳定繁荣的梦想。

     

    传承建桥文化,建设交通强国

     

        桥梁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

     

        两千年前,我国就出现了以赵州桥为代表的石拱桥。从简单的独木桥到今天的钢铁大桥;从单一的梁桥到浮桥、索桥、拱桥、纤道桥等;建桥的材料从以木料为主,到以石料为主,再到以钢铁和钢筋混凝土为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武汉与桥梁有着不解渊源,“建桥文化”在武汉有着特殊地位。九省通衢、两江交汇,使武汉成为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而长江却是一道始终无法跨越的天堑。1957年,“万里长江第一桥”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从建成起就成为武汉最耀眼的地标,浓缩着城市的记忆和文化。受大桥建成影响,当时好多武汉出生的小孩儿,不约而同地起名“大桥”“建桥”“一桥”,翻开各家的老相册,恐怕都少不了以大桥为背景的照片。建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为武汉打造中国建桥之都的沃土。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是武汉建桥文化的基因。从起步跟学到超越引领,武汉建桥正是现代中国桥梁的缩影。环境的恶劣、功能的多样、经济的考量、美观的需要,让中国桥梁建设的每次突破,都带来工艺与经验的积累、技术与装备的创新。中铁大桥局董事长刘自明介绍:“武汉长江大桥当年摸索的建桥技术,早已被更先进、更经济的工艺所取代。万里长江第一桥,为我国桥梁建设者们播下了自主创新的自信种子,我们也正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海上桥梁建造技术,对接‘中国制造2025’计划,加快中国桥梁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传承建桥文化,建设交通强国,已经成为武汉建桥人的精神追求。“建设交通强国,需要交通行业各领域各方面共同担当、共同作为,勇当先锋、勇做表率。”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表示,“湖北省和武汉市在支持交通事业发展方面积极搭建融合发展平台,特别是桥梁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已迈出了坚实步伐。”

     

        60多年来,以中铁大桥局、中铁大桥院等为代表的武汉桥梁企业从大江大河走向山区和海洋,从国内走向海外,涵盖了斜拉桥、悬索桥、拱桥等各类桥型,推动了桥梁科技、工艺、装备、材料的不断发展,始终在为打造“世界一流建桥国家队”不懈奋斗。

     

        从长江到黄河,从湖泊到峡谷,从近海到海外,以武汉“建桥军团”为代表的中国桥梁建设者正以奋发有为、精益求精的姿态,突破着桥梁建设的科技难题,展示着中国文化自信,展现着不断创新、攻坚克难的大国工匠精神,引领着新时代跨入交通强国的新征程。

     

        (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丁继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